唐獎第6屆得獎人 18日起連4天揭曉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唐獎第6屆得獎人將於18日起揭曉,連續4天依序公布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獎,每個獎項獎金為新台幣5000萬元,表彰得主對世界做出的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

唐獎每2年一屆,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創辦,透過專業獨立評選委員會遴選得主,每個獎項獎金為5000萬元,包含1000萬元研究補助費。唐獎基金會將於6月18日的唐朝開國紀念日(唐朝於西元618年6月18日開國)起,每天上午10時舉辦中英文記者會,陸續公布4大獎項得主。

唐獎基金會指出,自從2014年頒發首屆以來,已誕生33名得主(包含3個非政府組織)。其中最特別的是,在過去5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中,有3屆得主後續又摘下諾貝爾獎。

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本庶佑(Tasuku Honjo)為癌症免疫療法帶來重大突破,於2014年獲得唐獎,隨後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

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發展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平台,於2016年獲得唐獎,2020年獲得諾貝爾獎。

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成功開發mRNA技術,造就對抗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疫苗,於2022年獲得唐獎,2023年獲得諾貝爾獎。(編輯:謝雅竹)11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