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膠彩畫作者:林錦芳,一九六二年出生於河南,現居臺北市。臺灣美姿禮儀造型協會前理監事、曾擔任臺灣美姿禮儀造型協會專業講師顧問、國際整體形象造型設計。二○二一年作品參加國際藝術聯展、二○二二年四月作品刊登於中國美術新雜誌、二○二二年第五屆「古漕新韻千秋傳承」畫展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及臺北站參展、二○二三年九月出版個人畫冊《林錦芳膠彩藝術作品集-意境的格局思維》、並參加臺灣藝術博覽會(臺北國際世貿一館)舉辦個展。
膠彩畫作者:林錦芳,一九六二年出生於河南,現居臺北市。臺灣美姿禮儀造型協會前理監事、曾擔任臺灣美姿禮儀造型協會專業講師顧問、國際整體形象造型設計。二○二一年作品參加國際藝術聯展、二○二二年四月作品刊登於中國美術新雜誌、二○二二年第五屆「古漕新韻千秋傳承」畫展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及臺北站參展、二○二三年九月出版個人畫冊《林錦芳膠彩藝術作品集-意境的格局思維》、並參加臺灣藝術博覽會(臺北國際世貿一館)舉辦個展。

▲膠彩畫作者:林錦芳,一九六二年出生於河南,現居臺北市。臺灣美姿禮儀造型協會前理監事、曾擔任臺灣美姿禮儀造型協會專業講師顧問、國際整體形象造型設計。二○二一年作品參加國際藝術聯展、二○二二年四月作品刊登於中國美術新雜誌、二○二二年第五屆「古漕新韻千秋傳承」畫展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及臺北站參展、二○二三年九月出版個人畫冊《林錦芳膠彩藝術作品集-意境的格局思維》、並參加臺灣藝術博覽會(臺北國際世貿一館)舉辦個展。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出自五言絕句《哥舒歌》,北斗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又作瑤光)等七顆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別方向,定季節。

詩作背景

作者有很好的詩詞格律功底,但又不具名,以「西鄙人」代之,應有為西域民眾代言的意思。詩的內容充分地反映了唐朝居住在隴右一帶的黎民百姓對哥舒翰的信賴和讚頌。哥舒,指哥舒翰,是大唐王朝起用的諸多少數民族將領中戰功最為卓著的名將之一。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按突厥族的習慣,常常以部落的名稱為姓氏,哥舒翰的父親是哥舒部落的首領,叫做哥舒道元,曾經做過唐王朝安西大都護府的副大都護,哥舒翰的家族世居安西,他也生在安西大都護府的所在地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全唐詩》題下註:「天寶中,哥舒翰為安西節度使,控地數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這首詩大約是在唐玄宗天寶十二載(七五三年)哥舒翰領兵大破突厥後,西北人民為歌頌其戰功而作。哥舒翰原是身兼幾個節度使的名將王忠嗣的部下,唐玄宗天寶六載(七四七年),因為王忠嗣被誣陷革職,玄宗命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隴右節度使的設置就是為了防禦吐蕃的,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哥舒翰在對吐蕃的戰爭中是有體現唐玄宗驕奢好戰的一面的;有的戰爭則是屬於抵禦吐蕃侵擾的。由於哥舒翰多次擊退吐蕃侵擾,改變了邊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總體上起到了安定邊境,保護人民生活、生產的作用。因而,當時就有民謠說:「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這裡的《哥舒歌》,很可能是在這首民歌基礎上加工過的作品。

詩詞原文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逐句釋義

北斗七星高掛,哥舒翰夜帶寶刀巡視守邊。吐蕃人至今牧馬只敢遠望,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將,突厥族哥舒部的後裔。臨洮:今甘肅省臨洮縣。一說今甘肅省臨潭縣。秦築長城西起於此。

作品賞析

這首詩題為《哥舒歌》,是唐代西北邊民對唐朝名將哥舒翰的頌歌。此詩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全詩以「北斗」起興,喻哥舒翰的功高;以吐蕃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馬,喻哥舒翰功勞的影響深遠。其內容平淡素雅,音節鏗鏘和順,既有民歌的自然流暢,又不失五言詩的典雅逸秀。

此詩從內容上看,是頌揚哥舒翰抵禦吐蕃侵擾、安定邊疆的,同時也通過這個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願望。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第一句以「北斗」起興,用高掛在天上的北斗七星,表達邊地百姓對哥舒翰的敬仰。「哥舒夜帶刀」五個字乾淨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畫像。在那簡煉有力、富有特徵的形象中,蘊藏了一股英武之氣,給人一種戰則能勝的信心,而給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懾。因此,就反映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詩的主題來講,「哥舒夜帶刀」比起那種衝鋒陷陣的形象更豐富、更傳神,更能誘導人們的想象。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自從遭到哥舒翰的抵禦,吐蕃再也不敢越過臨洮進行騷擾。牧馬,就其含意而言,也代指一切侵擾活動。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為他戍邊抗敵,保國為民。但是,作者並不從激烈的戰鬥中直接表現他如何英勇善戰,如何機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過側面描寫的手法來突出主題。過去吐蕃長驅直入,如今又為什麼「不敢過臨洮」,這都是宣揚哥舒翰的赫赫武功。這樣的描寫是很富于啟發性的。

這首《哥舒歌》可能是經過修改加工後的作品,但是它那種樸實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統一的風格,依然顯示出民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