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中道才是正道

嘉義市長選舉,國民黨所推出的黃敏惠以59000多票,大勝民進黨李俊俋的32000多票,差距之大,不僅打破了嘉義市有史以來的記錄,恐怕更足以破除社會上對綠營選民結構的迷思。

長久以來社會上普遍對藍綠陣營選民的性格,多半認為國民黨的支持者較有主見,往往各執其是,向心力不足,因此散漫無統,只要候選人與他們的觀念稍有不合,動輒就罷選、棄投,甚而轉投他人,而且天氣稍冷、雨勢梢大,也會影響到他們出門投票的意願;相對來說,綠營的選民,較不堅持自己的想法,內聚力極強,只要高層一聲令下,便團結一致,竭力支持,就是「下刀子雨」也一樣踴躍出門投票。

但從這次嘉義市長的選舉結果看來,在天氣極為寒冷,投票率僅僅只有不到44%的情況下,黃敏惠居然大贏了27000多票,相較於上次「三腳督」黃敏惠只險勝涂醒哲2000多票的情況,簡直完全跌破了所有專家的眼鏡。

事實上,嘉義市的選民結構向來是綠大於藍的,而李俊俋為民進黨「國師」李鴻禧之子,從政經歷亦十分豐厚,竟然遭此慘敗,就不禁讓人疑惑,那些就是「下刀子雨也會投票」的死忠綠民,究竟都跑到哪裡去了?

2022年民進黨的大敗,黨內檢討雖紛紛未定,但都一致認為,那些原本支持民進黨的票源,並沒有被催發出來,這是敗選最大的因素。

這裡其實是存在盲點的。不僅僅是綠營,就是藍營也一樣,每逢選舉大敗,就歸咎於支持者不出來投票,簡直就像是將選民當成無識無知的傀儡一般,只要能善加操控,就可以為所欲為。台灣實施民主選舉,已經多年了,「選賢與能」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他們都忽略了民主是「自由」的,而「選舉」是「自主」的,並非一個主張、一個口號,就可以左右選民的意向,就讓人九死不悔、從一而終的。

的確,在藍綠的政治光譜上,必定有深藍、深綠的兩端,是打死不退的基本盤,但其比率,恐怕最多也只有20%,其他60%的選民,都是自主性極強的「中間選民」,是不會輕易受到某種固定的意識形態所操控的。「中間選民」是個「中道」的力量,足以在藍綠兩端中作出平衡,左投則左勝,右投則右勝,是隨時變易,不拘於一端的,「民意如流水」,就是指「中間選民」變動的流向而言。

中間選民的投票傾向,雖也不乏有固定立場及偏愛,但是真正讓他們作出抉擇的,無非就是「政績」二字而已。民進黨蔡英文執政8年,政績如何,不是單憑虛偽宣傳就可以奏效的,相信選民都有清楚認知與深切感受。尤其是疫情幾年以來,浹髓淪肌之痛,是最真實而又痛楚的,而偏偏蔡英文又大權獨攬,沒收初選,真正的人才為私心私利所排擠,這才是真正的致命傷。

民進黨惑於四大公投的大勝,以為選民可以透過網軍、大內宣掌控,殊未料卻遭到反噬,11月26日的結果,已足以證明其內政之不修,早已讓多數人深惡痛絕,而黃敏惠的當選,更完全破除了綠色鐵板一塊的神話。藍綠形勢的逆轉,從侯友宜與賴清德民調的變化,以及更重要的民調指標政黨信任度,居然國民黨信任度已反超民進黨,是完完全全凸顯出來了。

國民黨前此之敗,與民進黨今日之恥,別無他故,就是切切實實端視其政績而已。藍綠兩黨應該有所體認,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覆與載之間,就是民心趨向之所在,而其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則是一切以政績良窳為判斷、人才優劣為取捨的中間選民。唯有「中道」,才是「正道」。(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