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核聚變創業公司 CFS 完成 5000 萬美元融資

經過 25 年的研究,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認為,他們最終破解了核聚變反應商業化的難題。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共同體核聚變系統,以下簡稱 CFS)就是該研究結出的成果,這家初創公司以數十年的研發工作為基礎,計畫利用 “人造太陽” 來產生更清潔、穩定的能源(譯註:太陽的能量來自核聚變,因此核聚變反應堆也被稱為人造太陽),造福於普通大眾。CFS 剛剛透過美國一些財力雄厚的私人投資者完成了一輪 5000 萬美元的融資,以此繼續他們的商業化道路。

此前,CFS 在展示其技術的同時也公佈了公司完成的第一輪 6400 萬美元的融資,當時的投資者包括義大利能源公司 Eni、由世界頂級富豪聯手創立的投資財團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以及麻省理工學院自家為前沿技術提供支持的投資公司 The Engine。

現在,參與 CFS 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則有:史蒂夫 · 尤爾韋松(Steve Jurvetson)創立的投資公司 Future Ventures、Khosla Ventures、克里斯·薩加(Chris Sacca)旗下的 Lowercase Capital、Moore Strategic Ventures、Safar Partners、Schooner Capital,以及 Starlight Ventures。

CFS 誕生於 2014 年,一開始只是一個學生項目,其目標是降低核聚變的成本。參與項目的學生構想出了一種新的反應堆技術——他們的老師是麻省理工學院等離子體科學與聚變中心(PSFC)的主任丹尼斯·懷特(Dennis Whyte)——他們稱之為 ARC(即 “經濟、堅固、小巧” 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譯註:漫威鋼鐵俠在設定上是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其胸口的核聚變裝置也叫ARC)。這項技術仍然需要幾十億美元的成本,而這足以讓大多數投資者望而卻步。

因此,學生們從頭開始,嚐試構想出一種可以產生淨能量增益(NEG,即反應產出的能量多於為實現反應而投入的能量)的最小可行產品。

對大多數核聚變技術來說,淨能量增益是真正的關鍵點。一些研究機構和項目已經能夠實現核聚變反應,但要維持反應穩定以及實現淨能量增益卻是困難重重。

在歐洲,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是一個造價 200 億美元、由多國共同參與的核聚變項目,其目標是在 2045 年實現能源產出,目前項目進度為 60%。在北美,還有其他公司正在尋求以成本更低的方式來產生核聚變能源,比如 TAE Technologies 和 General Fusion 這兩家初創公司。而在英國,進行類似嚐試的則有 First Light Fusion 和 Tokamak Energy。

對 CFS 首席執行官鮑勃·芒加爾(Bob Mumgaard)來說,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計畫進行。“CFS 正在按計畫實現核聚變的商業化,並提供一種内在安全、全球可擴展、零碳排放以及不受限的能源。” 他在一份聲明中如是說。

CFS 預計他們會在 2025 年之前建成其最小的可行反應堆,這要得益於麻省理工學院對專有磁約束技術的研發。事實上,大部分資金將用於研發 CFS 用來控制核聚變反應的磁約束技術。

該公司最終的目標是建造一個裝機容量為 50 兆瓦的核聚變反應堆,要麼用來供熱,要麼驅動汽輪機進行發電。

芒加爾表示,跟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核裂變反應堆不同,他們可以像管理普通工業設施一樣管理核聚變發電廠,“核聚變存在的風險使其仍然被劃歸到工業設施類别當中,相關法律是有的,但還沒有人開始建造核聚變發電廠,所以我們沒有先例可以參考。”

芒加爾設想,他們或許可以在風電場或太陽能發電廠的原址建成一個裝機容量為 200 兆瓦的反應堆。

“你必須明白前進方向和目標方向的關係。” 芒加爾說,“大家的共識是,我們還沒有解決電網深度脱碳的問題。如果你看一下最大的增益,即使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大的增益是在電站級的大型項目中,我們在這裏談論的是單個電站的裝機容量達到數百兆瓦。”

芒加爾表示,僅僅依靠可再生能源,我們不足以滿意現代大都市的需求,“為了驅動現代的生活方式,我們對集中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

在這個問題上,公眾輿論的分化之勢正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反核者中間,他們自視為綠色新政(GND)背後日出運動(Sunrise Movement)的一分子——綠色新政是能源政策領域的熱門話題。但大多數能源分析師認為我們應該採用混合方案,他們說,要實現零碳排放(這是科學屆的終極目標),核電將需要被納入混合方案當中。

“在過去 20 年里,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清潔能源投資機會。”Future Ventures 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尤爾韋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希望找到一家准備將核聚變做成一門生意的公司,我們最終找到了 CFS。該團隊解決方案的科學基礎已經得到他們自己以及這個領域學術權威的證明。憑藉一些巧妙的工程設計,CFS 已經准備好利用人造太陽的能量來改變世界,並迎來讓所有人生活都得到改善的清潔能源時代。”

翻譯:王燦均(@何無魚

A Boston startup developing a nuclear fusion reactor just got a roughly $50 million 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