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問題-大數據、AI、機器人,有什麼血緣關係?

工商時報【本報訊】 大數據、AI(人工智慧)、機器人、演算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物聯網、感測器(Sensor)……,這些名詞,我們似乎每天都會看到或聽到,當人們還搞不清楚這些是什麼的時候,媒體即不斷地報導我們的工作很快會被取代,人們開始愈來愈焦慮! 首先,為什麼機器人會很厲害?因為它裝上了人的大腦,也就是AI。AI也有優劣,就跟人一樣,IQ有高低之別。機器人厲不厲害,就看它的AI好不好。所以,如果沒有AI,機器人就只是「機器」,不是「人」。其次,AI如何變得厲害?那就要餵它「吃」大數據,沒有大數據,AI就不會變強大。大數據就像AI的食物,跟人類一樣,吃進去的食物愈新鮮、愈營養,AI就會愈健康。 再者,AI又如何吸收那麼多的食物?就是用人類學習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還有,AI又怎麼能將學習的內容轉換成智慧呢?這就要靠演算法了。演算法決定AI如何學習,以及學習能力的強弱,也決定了機器人的智商。 不過,演算法的好壞,直接影響AI的思考及判斷,也就決定AI在該領域是否傑出。2016年,全球首宗自駕車撞上大貨車的意外,乃因Tesla的自動駕駛系統,無法辨識強烈日照下的反光大貨車,導致未即時做出煞車判斷,才釀成大禍。這就是因為演算法從未學習過這類大數據,導致AI無法在當下做出正確判斷。總之,健康的食物(大數據)加上聰明的大腦(演算法),AI就有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判斷錯誤,後果則不堪設想。 現代企業又是如何收集大數據?除了傳統的ERP之外,新的趨勢就是靠網路、物聯網以及裝設在人們四周圍的各種感測器了,這些就是機器人的手腳。至於物聯網,就是把生活中的設備連上電腦。這並不是新概念,傳統零售業的POS與電腦相連,就是物聯網的例子。只是網路發達,你想到的東西都可以連上電腦,如運動鞋墊連上網路,會提供你的運動頻率、里程數、健康狀況;工廠設備也可以連上網,隨時提供生產的數據、良率及設備運轉狀況;家庭用品如體重計、電燈、空氣清淨機也可以連上網,讓你可以隨時掌握家人的健康、監控家庭的環境,以及開關各類家電等等。 然而,AI機器人會因為大數據、機器學習、演算法等,變得愈來愈聰明;再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變得跟人類一樣能自我學習。但到了那一天,人類的工作到底會不會被替代呢?慶幸的是,根據目前的發展,AI機器人有一項技能還學不會─問對問題。所以在未來,學習如何「問對問題」,比「給對答案」重要,這也將是你最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