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憲法!」Y’s Day週三青年日探討國會擴權下府院會僵局如何解

Y’s Day「週三青年日」今(12)天晚上舉辦第57場活動「題在憲法,我就點到這!國會擴權下的府院會僵局如何解?」舞臺上由左至右為陳方隅、陳俐甫、江雅綺、賴中強、范耕維、董思齊。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Y’s Day「週三青年日」今(12)天晚上舉辦第57場活動「題在憲法,我就點到這!國會擴權下的府院會僵局如何解?」舞臺上由左至右為陳方隅、陳俐甫、江雅綺、賴中強、范耕維、董思齊。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Newtalk新聞] 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今(12)天晚上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57場活動(「看見台灣」系列第18場),主題是:「題在憲法,我就點到這!國會擴權下的府院會僵局如何解?」

主持人臺灣海洋大學永續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雅綺表示,近期國會擴權的議題受到關注,在知識面,有國內法律學界對法律的討論,以及各國政治制度與台灣制度的比較,另一方面台灣社會也在這次議題中展現與集結了公民力量。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台灣雖是民主化成功的案例,但也面臨很多實質挑戰。近期由在野黨在立院提出的國會擴權法案還有財政劃分法案,背後牽涉到權力劃分與國土規劃的嚴肅憲政課題。

董思齊進一步說,從政治學來看,善用遊戲規則來確保權力很正常,這也不是只有台灣發生,但立院的限制在哪裡?該如何突破憲政僵局?這些「制度改革」議題,不只應從憲政體制與公法的角度來討論,也應借鏡國際案例。與此同時,同樣重要的則是公民與公民教育。公民的角色與任務,以及公民教育如何用個人行動來幫助民主深化等,都是今日台灣非常重要的課題。

董思齊表示,希望在近期的事件與議題中,不只是憲政討論,也不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大家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有更多社會討論,尤其是更多青年朋友參與,有更多青年朋友政治表達,讓不同世代的意見可以表露出來,透過審議式的討論,來凝聚台灣這個政治共同體的共識。

東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范耕維,這次藐視國會罪的相關立法,是一個品質極其不佳的作品,雖然法律不可能完美,但這次立法的缺陷是一看就知道有憲政爭議,就如同才剛出廠就缺少方向盤的汽車一樣,有顯而易見的問題,但包括質詢中藐視國會罪適用範圍不明確的問題,以及聽證中藐視國會罪程序保障不足的問題,確實都與釋字第585號中「國會調查權行使的程序涉及限制人民權利者,必須符合憲法上法律明確性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的要求有所衝突。

范耕維接著指出,這個法案可能會進入要憲法訴訟,讓大法官裁釋,但要注意的是,釋憲結果不會只是違憲、合憲的二分法,大法官有可能裁定違憲並縮限解釋範圍,因此看我們要注意的是大法官解釋了什麼。他也提醒,我們也要提防對大法官的攻擊,如果不相信大法官的公正信,等於不相信遊戲規則,甚至破壞遊戲規則,這是我們民主社會的危機。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接著分享了其它國家的案例,他表示雖然國外許多國家都有國會調查權,但用意都是制定更好的法律,來幫助立法,實際上的調查權應該用在這個方面。

而對於其它國家遇到重大憲政衝突與爭議的整理方式,陳方隅舉例,以英國來說,英國國會沒有任期的問題,當朝野發生不可解決的衝突,可能解散國會,優點是立刻回應民意,缺點則是不穩定;而美國面臨僵局,則讓僵局持續,待任期結束,優缺點則與英國的制度相反。各國的制度並不相同,台灣參考國外憲政制度的時候,也應考量台灣與它國狀況的異同。

陳方隅也強調,此次修法爭議不只是國會擴權而已,後續搭配相關提案來看的話會更讓人憂心,例如「國家安全戰略法」要把國安會的職權移到行政院底下,搭配國會擴權,我們國安各項機密都有曝光風險。例如花東三法要引入所謂國際BOT,很可能來的就是「一帶一路」資金;其他還有中天電視台要重新上架、反滲透法修法以及兩岸談判的高門檻紅線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5-3條),這些法案都不只有立法擴權、侵權的問題,甚至可能幫中國影響力舖路。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表示,比起「國會擴權」,這次立法的問題是「國會濫權」,在憲法允許的範圍內,立院有權增進、修訂法律未訂的細節,但是這次修法的問題有諸多問題,例如要求總統國情報告並讓立委即問即答,這是創設了立法委員可以質詢總統的權力,已超過憲法給予立委的權力;且以其它制度的國家來看,總統國情報告、國情咨文,其目的是凝聚國民認同,這是總統說服國人、跟國民溝通的過程,若讓立委或黨團問答,便失去原本凝聚國民認同的目的。

賴中強也針對這次國會擴權的修法細節一一說明與討論,他指出,這次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修訂將行政與立法之間平等的關係,變成上對下,這樣的變化將影響原本依法行政的事務官。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強調:「立法院職權必須要有規範的,而不是什麼都可以制定。」他表示,如果單只講究制定法律並將法律施行,會失去了法治國家的本質,要關注的是法律的意義,而不是法條文字本身。

陳俐甫也指出,國會擴權的修法,不只該從中華民國的憲法來看,也該從各國的憲政制度來討論,並從歷史的制度與各國制度來比較,從中找到台灣憲政的位置以及台灣民主制度的問題。他認為除了釋憲,透過國是會議來凝聚共識,也是可行的解決方案,過去也有許多議題都是透過國是會議解決,因此舉行國是會議也是未來可以考慮的方向。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提出「這次有關國會的論述觸及到許多法律專業理論,如何盡快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並了解國會改革的議題」、「一般民眾如何參與政治或公共議題」、「有關經濟民主連合組織」等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高金素梅嗆「賴清德像希特勒」林俊憲:納粹掌權是從國會擴權開始的
政院對國會擴權法提覆議!矢板明夫:民主制度不是不讓執政黨做事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