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川獎》建立品牌,立足南臺灣放眼國際

《二○二○啟川獎》從傳統油畫轉型為當代藝術,首屆徵件獲得國內藝術界廣大迴響,投件數達八百四十二件,長達八個月收件、初審、複審作業,評審團最後票選出「履山」獲得首獎五十萬元、優選五件各十萬元、入選十件各三萬元作品,期待《啟川獎》能肩負起台灣藝術界傳承與創新的使命,立足南台灣與國際舞台接軌。(見圖)

首獎得主楊奕軒「履山」創作內涵取材自台灣山脈,透過鏡頭去觀察與紀錄,以極簡的構圖去思考風景,作者不斷地在處理空氣還有濕度,作品雖是靜止,卻感受山的脈動進入一種無聲的領域;面對評審委員的肯定與期待,他靦腆地笑說,獎金會拿來繼續創作之用!得獎者多半覺得《啟川獎》將攝影與平面繪畫放在一起評選,挑戰性更大。

文化局副局長蔡秀玉表示,感謝基金會本回饋社會、支持藝術的精神,致力文化藝術的推廣,扶植台灣的藝術新銳外,今年特別跨足當代藝術,將油畫拓展為平面繪畫與攝影兩大類創作,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她欣見啟川獎的開辦,由高雄市立圖書館承辦,開啟了圖書館法人後的新格局,也開創跨域結盟藝術新樣貌,希望大家一起打造高雄藝文舞台。

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特助陳建潤指出,近年來,基金會推陳出新,「二○一八影起風華-陳啟川攝影特展」、「二○一九影像學術論壇」展示珍藏的歷史文物及攝影作品,讓世人藉著這批珍貴的歷史影像認識時代的轉變;基金會舉辦兩年的傳統油畫競賽,因為觀察到國內有些藝術家創作能量足以站上國際舞台,二○二○因應時代潮流跨足當代藝術,依循國內美術界兩大指標台北獎及高雄獎精神,正式以《啟川獎》對外徵件獲得藝壇重視,並由高雄市立圖書館承辦,開創跨域結盟藝術新樣貌,基金會希望能扮演搭橋角色,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藝術創作。

《啟川獎》評審代表張蒼松認為,平面藝術與視覺攝影並不衝突,反而互相激盪出火花,這也是「履山」勝出亮點,在一層層影像色彩堆疊中,窺見藝術家工筆寫實與前衛創作的實力,乍看之下灰黑靜默山頭,細看卻連小徑樹梢都展現盎然;複審委員王嘉驥強調,《啟川獎》轉型首屆能吸引八百四十二件作品,足見美術界對此獎的肯定與期待,平面繪畫與攝影放在一起評審也開啟委員另個視野,評審團中特別邀請國內頂尖畫廊總監參與,除創作評比外也兼具市場面及未來性,非常契合該獎開辦精神「立足南臺放眼國際、傳承與創新」,期待《啟川獎》理念能持久發亮,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