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鞋教你幫大腦開外掛》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 如何質疑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一切?

知識型YouTuber啾啾鞋認為,質疑一些既定認知,可以培養好奇心與思考能力。(圖片來源/FB@啾啾鞋)

作者簡介
啾啾鞋
本名謝任杰,台灣知識型YouTuber、網路知識傳播影片製作人,擅長將複雜的科學知識與龐雜的書籍內容進行簡化與彙整,以影片的方式將知識傳播出去。
畢業於台中一中、國立中央大學化學系,大學時期經營部落格,在網路上翻譯歐美各種有趣哏圖和影片而大受歡迎;之後轉為自製內容,以冷知識、科普、書評等內容為主,其YouTube頻道截至2021年1月初已累積144萬訂閱人數。

先說明一下,這一個Tip的目的,並不是真的要你無時無刻質疑身邊的一切事物,因為從實務面來說,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還是非常需要用所謂「理所當然」的事物,來進行快速的決策判斷。其實,從演化心理學來說,人類本來就是靠各種「刻板印象」和「成見」來做各種生存所需的迅速決策。

想像你是一個原始人,在叢林中發現另一個部落的人,雖然看得出來都是人類,但這些人的服裝、膚色、髮色,甚至瞳孔的顏色都和你不一樣,用你聽不懂的語言交談。這時候身為原始人,你的最佳生存策略並不是展示友好,宣揚你「世界大同」的理念,而是必須先靜觀其變,等真的確認對方沒有威脅性後,才能有進一步的接觸。

這聽起來很殘酷、很現實,但這就是我們的老祖先能存活下來的方式。但是時代不同了,現代社會早已不是這種靠直覺生存的社會,談論到知識或經驗的來源時,也應該保留懷疑的態度,而不是照單全收。這一個Tip主要是希望大家在行有餘力的時候,能透過質疑一些既定認知、以此培養好奇心與思考能力。

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那些都是「知識的假象」

在我們要質疑「理所當然」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所謂的「理所當然」。我們可以問自己:這些理所當然(也就是我們的刻板印象和成見)是來自哪裡?是因為身邊每個人都這麼說?還是因為師長告訴我們,或是媒體和書本都是這樣呈現?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它們理所當然?透過這樣抽絲剝繭,在第一步質疑我們看到與聽到的一切。

史蒂芬.斯洛曼(Steven Sloman)、菲力浦.芬恩巴赫(Philip Fernbach)在《知識的假象》(The Knowledge Illusion)裡提到:「新資訊只要違反既有因果模型,我們很難聽得進去,因而會加以排斥,若資訊不符身邊親友的立場就更容易如此。由此可見,沒辦法質疑理所當然的舊事物,會影響我們涉獵新事物的可能,甚至受到「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ect)的影響,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視自己的無知,然後永遠沒辦法進步。

這時候,「理智謙遜」(Intellectual Humility) 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美國批判性思考領域權威琳達.艾爾德(Linda Elder)和理察. 保羅(Richard Paul), 在《三十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30 Days to Better Thinking and Better Living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書中提到,這就是認知到「一個人不該言過其實,並去除狂妄、自誇或自大,再加上能對個人信念是否欠缺邏輯基礎,保有深刻的認識」。

破解理所當然的直球攻擊:問出「為什麼」

豐田汽車創辦人豐田喜一郎的父親豐田佐吉,本身也是一名創業家與發明家,他對豐田喜一郎日後經營豐田汽車的方式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豐田佐吉的成就中最著名的一個案例,就是他開創的「五問法」(5 Whys)。

「五問法」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遇到任何問題,至少都問五次為什麼。當然「五」只是一個大略的數字,重點在於不斷地將問題追根究柢,最終才能看透問題的本質。而如果我們要打破既定的「理所當然」,最好的方式也是如此。當我們對一個現象感到困惑時,不妨問問自己或告訴你這個知識或經驗的人─「為什麼」?

我的YouTube 頻道裡絕大多數的影片標題,也都是從「為什麼」出發,問出一個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懷疑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蟑螂死掉會翻肚?」、「為什麼下雨前、後都會聞到一種味道?」……等,然後持續不斷地往下問,最後找到答案。

如果你不斷地往下問,到最後發現只能得到「沒有為什麼」、「這就是事物的基本規律」的話,那就代表你已經「觸礁」了,你已經抵達了問題的核心。

九宮格思考法:逼自己用不同角度看事情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學到的一個方法,原本是用來做創新點子發想的創意技法,後來我發現,用來幫助自己用不同角度分析一件事情也非常有幫助。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紙上畫一個九宮格,並且在中間的格子裡放入思考的主題,然後逼自己在這個主題周圍的八個格子中,找到八種不同人群的視角來看待同一件事。例如: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傷人事件,要如何針對這個議題做思考的練習呢?

首先,將事件本身放入中間的格子。上下兩格我通常會放跟事件有直接關聯性的人物,比如加害者與被害者。左右兩格我會放間接相關人物,例如加害者家庭、被害者家庭。而角落的四格則會放其他旁觀者的角度,例如新聞媒體、認為精神疾病患者不應被責怪的輿論、認為應該究責於精神疾病患者的輿論、法官的判決。

(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習慣這樣做,可以幫助自己在思考一件事情時,不會只從自身角度,或是眼睛看得見的輿論角度(網路論壇、同學同事、親人朋友等)切入,而可以保證至少用八種不同的角度來切入思考,強迫自己做角色切換,就能避免陷入「這件事情理所當然應該是這樣」的思考陷阱了!

內容來源:《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啾啾鞋教你幫大腦開外掛的30個法則》商周出版授權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鄭寶清參選桃園市長 張善政:代表民進黨失去了靈魂與向心力
為何要做產檢?能保證母嬰健康?醫提醒「4大觀念」有助醫病溝通
別讓家人為你的生死做決定時有罪惡感!關於「病主法」你該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