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法務部盡快統整25版提案 民進黨團:盼下會期重啟《外役監條例》修法

民進黨團上午回應時事議題。(摘自黨團直播)
民進黨團上午回應時事議題。(摘自黨團直播)

去年發生台南市警員遭外役監脫逃受刑人刺死,如今爆出夜店殺警案受刑人獲准到外役監執行,使外役監修法再成外界關注焦點。民進黨立法院黨團10日強調,黨團盼下會期(今年9月)重啟修法,法務部應在最短時間內統合當前的25個修正草案,儘速送立法院審議。

民進黨團上午回應時事議題,黨團幹事長劉世芳解釋,去年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未達共識的原因,主要是學者專家、國民黨、民進黨、時代力量等各黨委員,對於第4條遴選資格和消極、積極條件有不同看法。

法界出身的黨團書記長莊瑞雄解釋設立外役監的原因,他指出,1955年聯合國防止犯罪及罪犯處遇會議中,提出「在監人最低處遇標準原則」,盼加強受刑人與外部社會的聯繫,避免與社會脫節,而台灣在1962年制定外役監條例,但問題在於哪些人應進入外役監?

莊瑞雄指出,現行排除適用外役監的6種類型分別為,脫逃罪、毒品罪、非輕罪的累犯、假釋被撤銷、另有保安處分待執行及性侵罪和家庭暴力罪,但到底要讓哪些人進入外役監,激勵當事人改善、適應社會生活,還須學者專家、各黨各派研商,「民進黨團的態度是開放的,也在尋求社會共識。」

「這確實是非常大的難題。」莊強調,作為執政黨,有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統合社會各界不同想法,對於在野和外界的指責,民進黨會虛心接受,他也說,外役監不是恩惠,而是中間矯正處遇的機構,雖然犯罪的人大家都討厭,但偵查、審判結束後,也該關注受刑人的後續處遇。

最後,黨團幹事長劉世芳重申立場,指民進黨團盼下會期能重啟《外役監條例》修法;盼法務部能在最短時間內盡快整合當前的25個修正草案版本,儘速送到立法院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