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漿易得乳癌?營養師給答案 揭露「關鍵營養素」5大好處

40歲歌手朱俐靜,2年前發現罹患乳癌後,一直積極抗癌,未料3日仍不敵病魔離世,讓親友與粉絲難過不已。網路上就流出黃豆製品(豆腐、豆漿等)因含有豐富植物雌激素,常吃恐會導致孩童性早熟及乳癌等風險。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就指出適度的大豆異黃酮能有助平衡身體,駁斥了這個傳言。

吃太多植物雌激素會易罹患乳癌是不實消息。(示意圖/pexels)
吃太多植物雌激素會易罹患乳癌是不實消息。(示意圖/pexels)

為什麼過多的雌激素會有乳癌風險呢?

衛生福利部食藥闢謠專區指出,雌激素為女性荷爾蒙的一種,主要功能為促進女性性徵的發育,包括:乳房、輸卵管、陰道,以及子宮內膜的增厚等。雖然如此,雌激素對人體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約2/3乳癌來自於雌激素的刺激,而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的第一名,一旦人體內長期有過多的雌激素,就可能增高罹患乳癌的風險。

由於黃豆、豆腐、豆漿這些食物中的大豆異黃酮結構類似人體雌激素,因而有植物性雌激素之稱,不少人都擔心從飲食中攝取會增加婦癌風險。但專家學者認為,大豆異黃酮的結構與動情激素構造相似,有類似泰莫西芬的功能(泰莫西芬是避免乳癌復發的抗荷爾蒙藥物),會與雌激素競爭細胞受體,抑制雌激素的合成的作用,因此推論大豆異黃酮有助減少乳癌的發生。

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有助減少乳癌的發生。(示意圖/pexels)
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有助減少乳癌的發生。(示意圖/pexels)

李婉萍也在部落格指出,截至目前為止,許多研究文獻都指出,吃豆腐、豆乾等豆製品並不會增加乳腺癌、子宮肌瘤等疾病風險,也不會直接讓我們體內的雌激素含量變多,反而「適度的大豆異黃酮能反而有助平衡身體」。李婉萍也從相關論文中,列出5個適量攝取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類製品的好處。

適量攝取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類製品五個好處

一、李婉萍指出,一項日本流行病學研究認為,大豆異黃酮的攝取可能與降低肺癌風險有關,並明確提到是來自食用黃豆食品的緣故。

二、李婉萍表示,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食用富含異黃酮或黃豆食物的女性,在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可能較低。

女性食用黃豆在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會較低。(圖/pixabay)
女性食用黃豆在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會較低。(圖/pixabay)

三、李婉萍指出,一份針對食用較多黃豆食品婦女為對象的研究結論中說到,隨著黃豆攝取量的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有明顯降低的趨勢。

四、李婉萍表示,在肥胖、代謝症候群與第2型糖尿病這個議題中,在2002年至2014年的多項研究都指出飲食裡的植物雌激素是具有益處的。2016年一項以更年期女性為主的研究則說,大豆異黃酮食品中最重要的活性因子「染料木黃酮」,能改善葡萄糖代謝狀況,明顯使胰島素水平和胰島素阻抗降低。

五、李婉萍指出,有研究結果表明,雌激素的缺乏可能會導致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變高;還有文獻提出亞洲人在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上低於西方國家,其中之一的原因可能是食用較多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豆類製

吃大豆異黃酮對人體有不少好處。(圖/翻攝自李婉萍部落格)
吃大豆異黃酮對人體有不少好處。(圖/翻攝自李婉萍部落格)

最後提醒大家平時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除了各類食物有適當的比例外,任何食物過量都是不好的,食物的攝取種類應該越多樣越好,不要有偏食的飲食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建立正確的營養攝取觀念,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或謠言而延誤就醫時機。

(封面示意圖/pexels)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朱俐靜早逝!《麻辣鮮師》格格也乳癌過世 死訊瞞2年有原因
6旬翁胸部飄惡臭!就醫確診乳癌 醫曝1飲食習慣踩雷
夫妻行房!尪突發現妻子「變緊實」 檢查竟揪出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