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環球夢作家江心靜《類‧山水》、《雲溪‧演算》創作展 開展

很多人都有成為藝術家的夢想,台灣一年更有超過兩萬名藝術相關科系的畢業生,但要成為藝術家,寥寥無幾;江心靜三十歲完成單車環球五大洲的夢想,今年九月在中正紀念堂、十一月在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舉辦《類‧山水》回顧精選展和《雲溪‧演算》新作展,從來沒拿過畫筆,四十三歲跨界藝術,表現卻一鳴驚人,近三年更連得十個大獎,受到藝術圈矚目,邀請大家一起來見證她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見圖)

江心靜今(十四)日受訪表示,自己單車環球三年,遊歷五大洲四十餘國,二○○一年在日本秘境體認到她擁有冰島諺語所謂「命定狂熱」(Doom Eager),對某樣事物有不計代價不問辛苦的狂熱,決心實踐「讀書、思考、旅行、創作」的理想,回到台灣出版十多本書並撰寫藝文專欄;二○一四年江心靜從文學跨界藝術,始終不變的是對真理的詩意提問,從小喜歡文學,熟讀詩詞,大學常常從東吳大學的後門走路到故宮,飽覽字帖書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在單車環球之旅途中看遍各大美術館,眼界大開。

江心靜投身藝術,很快發展出個人風格強烈的〈海洋心象系列〉,受到專業讚賞和市場肯定;〈海洋心象系列〉來自身體的海洋經驗,是一則則追尋自我的壯闊史詩;〈道隱系列〉則是文人情懷的當代書寫,結合書寫性和多元技法,探索數位民主的創造性倫理。

江心靜四十八歲更負笈遊學,就讀「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和「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高研班,深入當代水墨和技術哲學,發展出〈思網系列〉,從個人生命史出發,關注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結合文本、水墨和裝置,開拓數位時代的沈思,冥想和感悟空間。

當代水墨之父劉國松教授指出,江心靜從〈海洋心象系列〉和〈道隱系列〉拓展到〈思網系列〉,風格有了明顯轉變,從青澀奔放到迭獲好評,更能把思想透過有辨識度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來,果然大放異彩。

二○二○年是江心靜藝術的轉捩點,疫情讓學業和展覽都停擺,但內在的創作驅力熊熊燃燒,為了更大創作空間,她毅然移居山林、閉門創作,深透自我進入無限意志的水墨,〈思網系列〉以藝術打開一個個精神迴路,讓人震驚。

十年磨一劍,時序相連的創作展是江心靜寄給世界的一封情書,一個祈禱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