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週逾11萬人「急性腸胃炎」就醫!一圖看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差異

最近是否發現身邊同事、親友頻出因腹瀉掛病號的情況?疾管署近期監測資料就發現,國內一週(2月20日至2月26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高達11萬人次,且多是因感染「諾羅病毒」造成急性腸胃炎引起。而除了諾羅病毒外,輪狀病毒也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的常見原因之一,可偏偏酒精、乾洗手對兩者都沒有效。究竟兩者有何症狀差異?民眾又該如何辨別、預防呢?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會造成急性腸胃炎的病毒種類很多,包含諾羅病毒(Norovirus)、輪狀病毒(Rotavirus)等,且上述病毒往往都具有高傳染力的特性。雖然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

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都可能嘔吐、腹瀉,一圖看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差在哪裡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痠痛等病症;且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但實際病程的長短、及臨床上的症狀表現,仍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體質和免疫力有些許不同。

不只勤洗手!預防病毒性腸胃炎來擾還有7大守則

由於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且酒精、乾洗手都沒有效加上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會致病。因此更需要落實雙手的衛生,尤其調理餐食前後、如廁後及餐前,務必以肥皂確實清潔雙手,並謹記以下7大預防要點:

預防病毒性腸胃炎/食物中毒7守則 1.要洗手:調理餐食前後、如廁後及餐前,手部要用肥皂清潔,傷口要包紮。

2.不生食:飲水要先煮沸再飲用,且避免使用未煮沸之生水調理食品。

3.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C。

5.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C,室溫下不宜久置。

6.餐飲人員的健康:餐飲從業人員有噁心、嘔吐、水瀉或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禁止從事接觸食品之工作,且應於症狀解除後至少48小時才可復工。

7.注意餐飲環境衛生:注意餐飲環境衛生,必要時可用漂白水消毒。

不慎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病友、家屬必知這些照顧要點

但若自己或身邊親友真的不慎感染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呢?目前病毒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臨床主要會以「症狀治療」為主,給予止痛藥、止吐藥、緩瀉劑度過不舒服的階段。

而特別要提醒的是,病毒性腸胃炎平均病程會維持2~3天,且在急性症狀停止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務必多加留意,以免於可傳染期間傳染給親友。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2.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3.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4.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1.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2.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3.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建議使用口罩。

●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桶。

●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並且徹底抹乾。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病毒性腸胃炎

※本文由《健康遠見》授權提供:https://health.gvm.com.tw/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追蹤《健康遠見》官方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g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