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靠脫貧帳戶 豈能順利催生

中國時報【中國時報╱倪浩倫╱新聞分析】 政府推動「兒少教育發展帳戶」,除定位為「脫貧」,更希望解決少子化問題,但在低薪、高物價時代,若政府無法從「養育補助」就提供協助,普及公托、友善職場也未能落實,如何能說服民眾「願意生」、「敢生」呢? 台灣出生率低迷不振,「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衛福部4月率眾部會之先、成立少子化辦公室,但在首次赴立院專案報告時,就被批內容「無具體務實方案」;此次推出的「兒少教育發展帳戶」,雖立意良善,但真的有人會因18年後才能領的這筆錢,從不想生轉念想生嗎? 解決少子化問題,絕非一個政策、單一部會能搞定,像女性在懷孕前後的諸多不便,易招來職場上的不友善對待;孩子出生後的「托育」費用,和大筆的尿布、奶粉錢,才是國人「畏生」的主因之一。 以托育為例,公托、私托價差大,2年可能差10幾萬元;但衛福部日前取得的22.75億元公托前瞻預算,僅2成經費用來提升托嬰資源,絕大多數經費卻是用來蓋各種服務中心、發送育兒百寶箱,凸顯政府未解決核心問題。 要讓夫妻敢生,就要讓他們養得起,政府應普設公托,甚至設定「全額補助」的終極目標;已懷孕的女性,更應給予獎勵,例如免費產檢次數從10次、增至像美國的20次;想生卻生不出來者,也可參考日本,提供試管嬰兒、不孕症治療等半價補助。唯有透過各種方案的多管齊下,才有機會翻轉當前的窘境。 前衛福部長林奏延曾提出「6歲以下國家養」的構想,卻遭來「經費絕不可行」的回應,但看看高達數千億元的前瞻預算,不禁讓人思考是「不可行」還是「不想行」,政府一味著要國人多生,「但生小孩是很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