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3年害死台灣205人 酷炫外表的咖啡包、彩虹菸最危險

有著酷炫外表的卡西酮類毒品咖啡包。呂志明攝
有著酷炫外表的卡西酮類毒品咖啡包。呂志明攝


彩虹菸、令人眼花瞭亂的咖啡包,在酷炫包裝的外表下,卻隱藏著極惡毒品卡西酮類毒品,已成國內檢出品項最多、成長最快的新興影響精神物質種類,其中4-甲基甲基卡西酮(Mephedrone,俗稱喵喵),自2019年以後,在新興毒品檢出的件數成為第1名,已成為快速氾濫的毒品之一,再加上他近3年來因為吸食喵喵致死的案例,竟高達205人,台高檢署發布2024年上半年度國內毒品情勢分析報告,即將卡西酮類毒品列為警示標的。

台高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金聰指出,近3年來因為吸食喵喵致死的案例,已高達205人。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金聰指出,近3年來因為吸食喵喵致死的案例,已高達205人。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金聰指出,520行政院新的團隊上任以後,提岀「五打七安」的國家工程,台高檢署的緝毒業務當然包括在五打其中之一,將會承續行政院的指示,繼續與各大緝毒伙伴努力的來執行我們的緝毒業務。

過去這一年查緝的過程中,發現到2個必須跟大家提出報告,第一個是大麻的數量急速竄升,國內的栽種案件跟國外走私大麻的案子非常的多,但相對於吸食大麻的人口被告,就沒有那麼顯的相對成長,之後將會針對大麻加強查緝,今年3月5日,在憲兵單位的支援下,有發動一個0305專案,查獲吸食的比例超過80%以上。這顯示過去我們與緝毒伙伴的情資、人力的互相支援,已經相當的成熟。

另外一個要警示的標的是卡西酮類的第三級毒品的危害,這一部分我們發現新興毒品危害民眾的健康既廣且深,且與大麻類的都讓民眾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它的成癮性比較低,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小,或者是說它的戒斷症狀當你不吸的時候,不會特別的明顯,這樣的一個錯誤觀念。

第三級毒品卡西酮類目前在市場上大概呈現2種形態,一個是彩虹菸,一個是咖啡包,而喵喵的致死率已經取代了PMMA的強力搖頭丸,它在110年到112年間,在毒品死亡的相關個案裡面竟然累積了205件,是跟喵喵有關。

台高檢署檢察官趙燕。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檢察官趙燕。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檢察官趙燕利則提出了三個毒品示警的標的,第一名是大麻,自2022年起,大麻查獲重量竄升,去年達到2328公斤之多,顯見國內大麻的需求量很高,研判這個原因可能跟世界上部分國家大麻法令、政策鬆綁,以及國際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頻繁,以及大麻本來就是全球最氾濫的毒品,以及國內不斷有合法化言論的的鼓吹,以及施用者偏差的觀念,讓國內大麻威脅的情勢加劇。

在這些查緝重量比對各地檢署辦理偵結大麻施用人數都是幾百人來看的話,顯然不成比例,研判應該還有不少的施用黑數還沒有被發掘,研判原因可能與族群的持性有關,也就是說,施用大麻的人都沒有毒品的前科,此外所謂的白領階級、經常出入大麻合法化國家的人、海外居住經驗的人。

第二個要示警的風險是合成卡西酮類毒品的快速氾濫,我國從2008年到今年3月份一共檢出193種新興影響精神物質(NPS),其中有59種是合成卡西酮類,這類毒品自2017年起,在我國新興毒品檢出種類,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其中4-甲基甲基卡西酮(Mephedrone,俗稱喵喵),從2019年以後,在新興毒品檢出的件數,來到第一位。

此外疫情趨緩、娛樂活動復甦之後,在2023年查獲的毒品咖啡包,已經查獲25萬7899包,比疫情前2020年還要多。而在新興毒品相關的死亡案件當中,喵喵從2021年開始,它的檢出排序永遠是第1位。

台高檢署檢察官趙燕利。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檢察官趙燕利。呂志明攝

另外有關彩虹菸的問題,也是屬於第三級毒品合成卡西酮類,因為它常摻入菸草當中,製成彩虹菸,吸引年輕族群的施用,跟它有關的死亡件數,在去年來到了9件,是前年的4.5倍,平均年齡都在30歲以下。

最後要預警的是「依托咪酯(Etomidate)」這個物質,它的醫療用途是短暫的麻醉劑,但是它被濫用都是常見於摻入電子菸油中,俗稱睡眠煙彈、上頭煙、IG買家稱神奇菸彈,一旦濫用,會有致幻、麻醉、肌肉痙攣、運動不協調、抽搐等副作用。

面對這些新興毒品的因應對策,將會持續蒐集製造、運輸、販賣的情資,並持續推動安居緝毒專案,佈建通報網絡,掌握社區、校園販毒、用毒現況,加強網路巡查,盤點特定營業場所,提高巡查密度。另外就是通報預警平台監控先驅原料,適時提報列管,查緝跨境毒品、先驅原料走私案件,查緝毒品工廠或分裝場所,加強可疑旅客檢查,以及強化數據分析,統合緝毒戰力,發掘毒品黑數。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林宜靜。呂志明攝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林宜靜。呂志明攝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林宜靜指出,合成卡西酮(synthetic cathinone)是國內檢出品項最多、成長最快的新興影響精神物質種類,以衛福部的統計資料發現,在113年2月,國內非尿液的檢體檢出陽性件數有1萬8616件,其中前3名分別是第1名混用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及4-甲基甲基卡西酮(喵喵),這類佔了41.7%;第2名是愷他命,佔了10.9%;第3名則是4-甲基甲基卡西酮(喵喵),佔了8.6%。而喵喵在這些毒品中,佔了5成,比例非常的高。

合成卡西酮是一個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它與安非他命、搖頭丸相同,服用後會造成全身性的影響,包括心博過速、血壓上升、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體溫上升、腎臟損傷、橫紋肌溶解、痙攣抽蓄。另外在精神症狀,會造成幻聽、幻視、躁動不安、認知錯亂、譫妄偏執、暴力、自殘、焦慮、憂鬱,因此為了那一點點興奮的感覺,卻會造成全身性、系統性的副作用。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林宜靜。呂志明攝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林宜靜。呂志明攝

合成卡西酮不僅會造成人體上的副作用,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因為具有強烈的成癮性,會讓人很希望再用到這個藥物的感覺,雖然它的戒斷症狀不明顯,若停止使用會產生憂鬱、焦躁等症狀,導致強烈的渴藥心理。同時這類毒品常常和多種物質混合使用,其成分、劑量都不明,即使少量施用,也可能因為藥物間交互作用,造成中毒或死亡。

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劉貞汝。呂志明攝
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劉貞汝。呂志明攝

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劉貞汝分析統計數據發現,近幾年來針對查獲新興毒品卡西酮類的案件,其實是逐年有增加的一個趨勢,分析近3年查獲的毒品重量,也以先驅4級毒品原料,從4532.9公斤大幅增加到7120.8公斤。

從警方近期查緝卡西酮類毒品來分析這類毒品的來源及銷售管道,發現主要還是從境外輸入,其中又以中國走私進到國內又為大宗,這類毒品進入台灣後,犯罪集團多利用租屋或搭建鐵皮屋進行製造、分裝,最後再透過網路平台或是公開營業場所進行銷售。另外再分析近3年的製毒工廠及毒品分裝場,卡西酮類的工廠、分裝場也在逐年增加。

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劉貞汝。呂志明攝
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劉貞汝。呂志明攝

另外分析近3年刑事局受理鑑定混合式毒品檢體數,也從2021年的17萬1791件增加到2023年的25萬7899件,增加比例高達60%,進一步分析這些混合式的毒品主要成分,均為第三級卡西酮類毒品,包括4-甲基甲基卡西酮(喵喵),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

再分析卡西酮類的毒品咖啡包為什麼會受到市場上的歡迎,主要是它的外包裝,真的是超炫的,犯罪集團甚至還會提供外包裝客製化的服務,這也讓年輕人見到這類毒品會產生好奇、引發他們的關注。

除了咖啡包、奶茶包之外,卡西酮類的新興菸品,包括將含有卡西酮類的菸油注射到煙彈裡面,提供液態的使用,由於他方便攜帶及超炫的方式,躍升為年輕人特別喜好的毒品。

台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呂志明攝

為了防止施用毒品者再犯,台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分析2018年至2022年施用毒品的再犯比率,發現施用毒品受刑人再犯率為31.3%比全般受刑人的再犯率26.2%還來得高。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受刑人在出監6個月內的施用毒品比率最高,因此如何在這6個月內幫助這些受刑人遠離毒品,新世代反毒策略主要聚焦處理毒品施用者高再犯的問題及社會復歸的需求,並藉由提供毒品施用者持續就業、穩定居住、家庭社區支持、戒癮治療、司法社福合作等複數的輔導措施加以因應。

再從施用毒品的個案來看,分析2022年觀勒、戒治及緩起訴的施用毒品個案再犯比率發現,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的再犯比率最低,因此未來台高檢署會持續要求各地檢署推動及維持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及多元的處遇比率。同時也將設置觀護毒品助理員,對於受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的緩起訴被告,協助轉介更生保護會各地分會,或是當地毒防中心,來進行輔導及銜接工作。

台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呂志明攝
台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呂志明攝

另外台高檢署已從2023年開始申請毒防基金,挹注「全人計畫」,推動緩起訴戒癮多元方案,連結及整合相關機關資源,依毒品個案個別情狀提供相關協助,以監督與輔導併重方式,協助個案順利完成多元處遇戒癮治療,降底再犯,逐年提升個案戒癮治療的完療率。

更多太報報導
英陸軍參謀長:世界大戰恐再現 應做好全民防衛準備
自稱海歸男子冒充內政部主秘 檢察官訊後責付父親背後有故事
重訊發布前偷偷買股票 晟德榮譽總裁夫婦200萬交保+電子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