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肉品市場冷鏈設施動土 2026年完工

嘉義市肉品市場於2日舉行「111至112年冷鏈處理相關設施(備)更新改善工程」動土典禮,由嘉義市長黃敏惠(左三)親自主持,農業部畜牧司司長江文全(左二)、立委王美惠(右二)、議長陳姿妏(右三)等各界一同持金鏟動土,祈求工程順利。(呂妍庭攝)
嘉義市肉品市場於2日舉行「111至112年冷鏈處理相關設施(備)更新改善工程」動土典禮,由嘉義市長黃敏惠(左三)親自主持,農業部畜牧司司長江文全(左二)、立委王美惠(右二)、議長陳姿妏(右三)等各界一同持金鏟動土,祈求工程順利。(呂妍庭攝)

經營30多年的嘉義市肉品市場向農業部爭取設施改善經費獲核定,受疫情、缺工、缺料等衝擊,多次流標,導致補助款一度繳回,一波多折,直到今年初第10次招標,才順利發包,總價3億1961萬元工程2日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啟運。

嘉市肉品市場34年前開始拍賣毛豬,幾年後才增加毛豬、牛隻屠宰業務,每年平均拍賣約32萬頭豬,屠宰16萬頭豬,因嘉縣肉品市場已暫停運作,目前嘉義地區豬隻主要運至嘉義市拍賣屠宰,為升級成具現代化屠宰及冷鏈設施場域,爭取經費並獲核定,中央補助加上肉品市場自籌,將斥資3億餘元整建。

昨由市長黃敏惠、立委王美惠、農業部畜牧司長江文全、議長陳姿妏等各界參與動土儀式。黃敏惠說,肉品市場工程自2021年9月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前來視察後,昨天終盼到動土,雖歷經多次流標,但工程完成後,不管是屠宰、汙水系統,甚至冷鏈都將更優化,萊豬進口後,更需要有自己優良的國產肉品。

江文全表示,嘉市肉品市場冷鏈處理相關設施更新改善工程,象徵肉品現代化重要里程碑,此次改建將更新豬、牛屠宰線,並強化汙水處理,相信能回應民眾對優質肉品生產過程的期待。王美惠說,未來嘉市能成為台灣豬供應、外銷等重要基地。

肉品市場表示,工程採分期分區進行,完工後,豬隻屠宰量可達1小時200頭,牛隻屠宰量1天可達60頭,且車輛、牲畜、作業人員動線更完善,規畫無障礙空間並納入太陽能、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概念,創造資源永續新園區。肉品市場預告整建後場域不但有完整冷鏈系統,改善汙水處理管線,豬牛屠宰量也增加,躍升成台灣牛隻屠宰示範場,2年多施工期也會預做規畫、路線安排,不會影響拍賣、屠宰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