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打造5處剖蚵銷售示範場域

進口蚵來勢洶洶,衝擊台灣牡蠣產業,為強化沿海蚵產業競爭力,嘉義縣政府農業處申請中央預算補助,不但輔導50戶蚵農導入農產品生產追溯機制,也著手建立5處自產自銷剖蚵銷售示範場域,打造密閉冷房作業場域,一改傳統青蚵嫂坐在板凳上就地剖蚵的刻板印象,透過剖蚵環境營造,提升兼顧食安與品質的嘉義蚵形象。

國際貿易自由化,進口蚵日益趨多,嘉義沿海產出的牡蠣就算有好品質,剖蚵、包裝等環境不改善,競爭力恐逐漸下滑,於是農業處特別提案向漁業署申請經費,欲藉由建立溯源制、改善作業銷售環境及衛生、行銷宣傳等策略,提升沿海牡蠣產業競爭力,成功獲漁業署9成補助,投入300萬元執行計畫,預計年底前端出成果。

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說,為改善剖蚵及銷售場所,特別訂定「嘉義縣剖蚵銷售示範場域遴選申請須知」,開放漁民團體、產銷班、自產自銷蚵農,具水產品生產溯源或通過水產品產銷履歷等提出申請,經遴選審查後,擇定5家業者投入剖蚵作業環境營造,恰好正值牡蠣生產淡季,銷售示範場域打造積極進行中。

張建成說,5處示範場域都在東石鄉,空間營造含剖蚵作業、消費空間動線規畫、蚵肉盛裝器皿具保冷功能、全區冷房空間等,有別時下常見青蚵嫂坐板凳就地剖蚵,示範場域打造不鏽鋼工作檯,顛覆傳統,要讓消費者大改觀。

至於導入農產品生產追溯機的50戶蚵農,將建置專屬生產追溯QRcode,讓消費者從中掌握生產來源、蚵農背景等,目前所有蚵農資料已分批送中央審核,逾半已通過審查,等全數通過後,會與剖蚵銷售示範場域一併公布、亮相,讓各界看到嘉義牡蠣產業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