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期待設交趾陶館 藝師憂養不起

嘉義縣新港鄉盛產交趾陶、剪黏,孕育許多知名藝師,縣議員黃啟豪爭取在新港設立「交趾陶文物館」,縣長翁章梁、鄉長葉孟龍均樂見其成,但藝師林洸沂認為營運恐怕不易。至於嘉義市交趾陶館經營多年有成,1年逾10萬人次參觀。

黃啟豪此次定期大會縣政總質詢時,提議縣府在新港成立「交趾陶文物館」。他指出,新港鄉是台灣寺廟交趾陶與剪黏的原鄉,產量占全台70%,許多知名的交趾陶和剪黏藝師都來自新港。

黃啟豪還說,已故國寶級交趾陶藝師林再興是新港鄉月眉村人,畢生創作、修復廟宇無數,包括參與三峽祖師廟、嘉義城隍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台北龍山寺、宜蘭二結王公廟等多處古蹟修復,且無私傳授獨門上釉祕方及技藝。

此外,林洸沂、陳忠正等2位大師也都出身新港,創藝成就非凡,2013年獲嘉義縣政府登錄為傳統藝術文化資產。

黃啟豪認為,新港的宗教文化豐富,是傳統廟宇藝術剪黏、交趾陶的原鄉,若能將現有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為嘉義縣第一座「交趾陶文物館」,可形成觀光新亮點,也能傳承傳統工藝。

林洸沂也認同設立「交趾陶文物館」對新港鄉深具意義,卻也憂心籌設、營運經費龐大,新港鄉公所恐怕養不起,建議委由民間營運。

葉孟龍表示,縣長翁章梁與他都樂見其成,將朝設立「交趾陶文物館」的方向努力中,初步構想是利用新港衛生所的舊廳舍,但具體做法還要與縣府及相關單位研商。

嘉義市文化局2000年即成立交趾陶館,2021年交趾陶館移至嘉義市立博物館3樓,並結合科技設計互動教學、鬥藝體驗,讓交趾陶生活化、遊戲化、易親近,特展區還換檔次展出各家交趾陶藝品。

市府文化局指出,博物館今年截至6月11日已有5萬3443人次參觀,門票收入113萬餘元,民眾入館也會參觀交趾陶,1年約有逾10萬人次參觀交趾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