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分署全方位守護諸羅樹蛙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嘉義縣大林鎮上林社區發展協會於昨(十三)日合辦「生態農業零廢棄,打造上林好食力-示範廢竹破碎觀摩會」,由鄭秘書鈞謄代表,邀請大林鎮鎮長、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斗南分場分場長、里長、及關心竹林更新後去化問題的在地農友一百多人一起參加。在嘉義分署團隊介紹如何從竹林的種植到更新都能關注照顧到在地保育物種「諸羅樹蛙」後,由捷新綠能國際公司說明並示範將更新下來的廢竹材破碎再利用,將諸羅樹蛙保育觀念融入竹林更新、去化的技術中,解決筍農竹材去化難題並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友善耕作行列。

嘉義分署表示,諸羅樹蛙在全世界僅於臺灣雲林、嘉義、臺南平原區域可見,因平地森林棲地的消失,種植竹筍的竹林成為牠們少數可依存的農地類型,在雲林、嘉義平原地帶的族群約有七成棲息於竹林內,因此為諸羅樹蛙量身打造的竹林棲地是保育的關鍵,而竹林更新則是保育與農業生產間難以避免的課題。

嘉義分署自投入友善竹林保育諸羅樹蛙以來,與當地筍農形成夥伴關係,透過「諸羅樹蛙友善棲地標章」及「生態服務給付」的導入,解決農友參與友善耕作將影響生產收入的問題,並鼓勵參與保育的農友在竹林更新時發現諸羅樹蛙活動,應暫停作業讓牠們有機會移動至他處,並至少保留田區面積約二成五的竹叢或鄰近之其他植栽作為庇護所,十分樂見有新的破碎與資材再利用技術導入友善諸羅樹蛙的農耕方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