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教養院牙科義診 慈少關懷帶來歡笑聲

(上)嘉義慈濟青少年成長班結合慈濟人醫會牙科義診,利用假日前往仲埔教養院愛的關懷。
(上)嘉義慈濟青少年成長班結合慈濟人醫會牙科義診,利用假日前往仲埔教養院愛的關懷。

     嘉義慈濟青少年成長班結合慈濟人醫會牙科義診,利用假日前往仲埔教養院愛的關懷,人醫會幫院生洗牙及口腔保健,慈少班設計活潑遊戲,與院生一同互動歡樂,並舒緩看牙緊張情緒,讓他們感受溫暖的關懷,度過美好假日時光。

     嘉義慈濟人醫會至仲埔教養院牙科義診已有14年的時間,每次的義診,在志工迅速熟練的佈置下,就如一間小型的牙科診間,參與義診十多年陳丕修醫師表示,這裡的設備有限,感恩志工用心準備設備及器材,包含診療椅、管線等,幫助不便就醫的院生,提供給他們基本的需求治療,以洗牙及補牙為主,做好口腔保健避免惡化及感染。

(上)嘉義慈濟人醫會至仲埔教養院牙科義診已有14年的時間,自行帶設備及器材幫院生診療。
(上)嘉義慈濟人醫會至仲埔教養院牙科義診已有14年的時間,自行帶設備及器材幫院生診療。

     長期的關懷,院生與人醫會志工彼此熟悉,甚至能叫出院生的名字,從院生等候到躺在診療椅接受治療,大都非常順暢,「你好棒喔!」治療過程醫護人員不斷給予鼓勵,但面對偶爾有情緒化的院生,多位志工及教養員協助安撫,並給予柔聲的安慰,需要更多愛心及耐心才能克服。

(上)嘉義慈濟人醫會至仲埔教養院牙科義診已有14年的時間,自行帶設備及器材幫院生診療。
(上)嘉義慈濟人醫會至仲埔教養院牙科義診已有14年的時間,自行帶設備及器材幫院生診療。

     教養院長黃宏玉感恩人醫會十多年來的關懷,她表示,牙科義診對院生幫助很大,對於身心障礙的院生來說,外出看牙醫是佷件困難的事,除了並不是每間診所都會收,院生本身也會抗拒、不適應,在這裡熟悉的環境診療,比較不會排斥,而慈少班來帶活動關懷,有社區融合的模式,院生都很活潑喜歡有朋友來,幫助他們人際關係的互動。

     在等待看診的同時,慈少班的同學準備一系列與院生互動遊戲,雙手搭在前面夥伴的肩膀上,就如火車般繞全場,原本有點靦腆的院生,隨著輕快音樂響起,也跟著手足舞蹈,接著以傳遞幸福的傳球遊戲,分成二組比賽,過程有趣緊張,也有靜態的活動,以磁鐵釣起起靜思語卡片及九宮格飛盤積分賽等,現場歡笑聲及鼓掌聲不斷。

參與義診十多年陳丕修醫師幫助不便就醫的院生洗牙及口腔保健。
參與義診十多年陳丕修醫師幫助不便就醫的院生洗牙及口腔保健。

     活動的進行,一位院生緊握著慈少學員吳旻儒的手,而旻儒也很自然的牽起他的手帶領著玩遊戲,活動中不斷耐心講述遊戲的內容及方式,旻儒表示:「我並不覺得他們和平常人有什麼不同,把他們當作朋友來互動,以他們聽得懂的字句來說明,看他們玩得很開心,自己也覺得很開心。」

慈少班的同學準備一系列與院生互動遊戲,帶來歡笑聲。
慈少班的同學準備一系列與院生互動遊戲,帶來歡笑聲。

     整場跑來跑去,已經滿頭大汗的慈少顏柏勳,是協助遊戲進行的小幫手,他表示是自己發自內心想來體驗,所以從行前準備、活動的進行,都要很用心,「第一次到教養院關懷,我覺得他們挺聰明的!」顏柏勳表示,自己是以小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覺得他們很聰明,也能感受到他們很純真的笑容。

     慈少班主任黃愛鳳表示,此次活動經由志工集思廣義設計,讓正值青少年的慈少學員來參與,結合人醫會義診,除了讓他們付出關懷弱勢團體,也學習互助協力的能力,發現學員都會主動協助院生融入遊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及領導能力。

(撰文/劉麗美、圖片/江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