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藝美學嘉義宜家 Q嘉藝城市美學發展成果分享

【記者 吳瑞興/嘉義縣 報導】嘉義縣政府23日上午於縣立圖書館舉辦「Q嘉藝城市美學發展計畫-111學年度(第一期)成果分享會」,活動現場動靜態展現計畫執行一年來的豐碩成果,參與親師生皆深入體驗感受嘉義縣各地的城市文化藝術之美。

縣長翁章梁說明,「Q嘉藝城市美學發展計畫」為教育部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中的競爭型計畫項目,嘉義縣111學年度運用嘉義縣獨有的「家鄉百問」鄉土教材延伸,以藝術美感推動城市美學為主軸,透過實作方式,讓學童更加認識家鄉的地產景。

翁縣長在聆聽學童的導覽後感性的說,看到孩子們能侃侃而談介紹起家鄉的一切,便知道這些文化已深植在他們心中,而這就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願景,希望嘉義的孩子對於家鄉充滿記憶與情感!

Q嘉藝城市美學發展計畫第一期規劃由嘉義縣溪口、新港、水上、太保、阿里山和番路六鄉鎮發展城市美學相關課程與活動,首次申請即獲教育部補助,各鄉鎮以富有在地美學特色的課程與活動帶領學童發覺在地藝術文化特色,逐步串聯各鄉鎮特色行銷嘉義城市美學。

教育處長李美華表示,Q嘉藝城市美學計畫以嘉義Q認同(Q是嘉縣民身分證開頭英文字母,代表嘉縣識別符號)為起點,結合鄉鎮市多元特色藝術、人文、歷史、自然等元素,深化並發展城市美學在地元素藝術、人文社會及生態美學三面向課程與活動。

李美華期待,透過三年計畫的帶領發揚18鄉鎮特有的在地美學課程,讓縣內各鄉鎮的在地藝文特色與鄉鎮學校特色課程有效結合,培育學子學習六項城市美學能力:文化力、繪畫力、音樂力、生態力、工藝力、設計力,讓美學和美感內化成為學生的生活哲學,進而形成嘉義在地身分認同。

111學年度為計畫第一期,以新港媽祖、溪口田園、水上回歸、太保英雄、阿里山林、及番路商道等六鄉鎮六大藝文主題,各鄉鎮各自發展出多元豐富的美學課程,鄉鎮內學校彼此串聯,共同學習發想找出自己家鄉的美學特色;教育處將持續爭取教育部補助,讓美學思維透過這個計畫拓展到全縣各鄉鎮,預計113學年度能拼湊出完整的「Q嘉藝」美學學習地圖。

成果分享會活動由太保市南新國小絲竹樂團揭開活動序幕,計畫特別製作的成果影片更在活動當天進行首映,影片如實記錄下6鄉鎮內學校發展教學活動、編輯教材製作教具及辦理踏查活動等學習過程。

活動中,集結城市美學特色的代表六鄉鎮的嘉藝Q寶也趣味登場亮相,為小孩當家、嘉義宜家增添更多的童趣;現場也邀請來自嘉義縣六鄉鎮的孩子,在各自靜態成果展前,分享自己在家鄉成長的故事和學習經歷的課程點滴,向觀眾導覽這一年學習的豐碩成果。

同時精心安排六鄉鎮親子藝術美感手作課程體驗,透過傳統手作工藝、及特色課程活動體驗,讓參與的親子與民眾能更深入了解嘉義縣各地的獨特城市生活美學。期待透過「Q嘉藝城市美學發展計畫」的陪伴,引領嘉義囝仔欣賞嘉鄉之美。

圖:Q嘉藝城市美學發展計畫-111學年度(第一期)成果分享會,活動現場動靜態展現計畫執行一年來的豐碩成果,參與親師生皆深入體驗感受嘉義縣各地的城市文化藝術之美。(記者吳瑞興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