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專題〉讓生命延續 器捐遺愛人間

前言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有器官移植法律的國家,「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力推提供友善的生命善終照護環境,鼓勵人們提前思考臨終的各種選項,並在步上生命終點的同時,留下可用的器官遺愛人間,延續生命更讓愛無限延伸。

成大外科移植團隊對腦死器捐大愛者,同步施行肝、心、肺與腎臟摘取的手術室實景。(李伯璋教授提供)
成大外科移植團隊對腦死器捐大愛者,同步施行肝、心、肺與腎臟摘取的手術室實景。(李伯璋教授提供)

器捐病主中心建立公平分配制度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成立於二00二年,由衛生福利部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捐助成立,成為捐贈者、受贈者、器官勸募醫院及器官移植醫院彼此間的溝通平台,並協助政府從事器捐與移植之登錄、資料庫建立與器捐推廣,致力於提升國人器捐勸募率及器官移植成功率。

中心參考歐美訂定各項器官分配原則,建置「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並於二00五年四月啟用線上配對與分配機制,減少人為干預,建立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制度。二0二三年統計目前等待器官有1萬1千多人,而捐贈人數為三百多人,接受大愛器官組織移植人數九百多人。中心強調,透過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的推廣,讓大家對於生命末期有更深層的思考,也為建構自主醫療及末期照護的網絡共同努力。

甫當選總統的賴清德醫師在2015年著白袍與李伯璋一起為器捐「捨得」政策拍片宣導。(李伯璋教授提供)
甫當選總統的賴清德醫師在2015年著白袍與李伯璋一起為器捐「捨得」政策拍片宣導。(李伯璋教授提供)

愛有無限可能 李伯璋推動善的循環

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伯璋教授,深耕器官捐贈與移植醫學領域,一九八九年起在成大醫院發展移植手術,先後成功完成首例活體腎臟移植、腦死腎臟移植,接著是肝臟與肺臟及心臟移植成功案例等。李投身腎臟移植數十載並全力推動器官捐贈,曾獲醫療奉獻獎、台灣醫療典範獎及終身成就獎。

二0一一年國內發生愛滋器捐誤植案,時任衛生署(現為衛福部)長邱文達邀器官移植經驗豐富的李伯璋擔任「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做專業的管理長達九年,李也是在位最久的董事長,期間推動很多政策,其中為感謝捐贈者家屬的大愛精神,推出「捨得」政策,讓器官捐贈者的大愛,在日後也能嘉惠其三親等血親。

根據器捐病主中心資料,二0一四年推出「捨得」政策,至二0二三年十一月底,共有四十五位捐贈者家屬已順利優先接受移植;李伯璋任職中心董事長期間,大愛捐贈人數節節上升,至二0二0年達四0二人,等候大愛捐腎的平均時間已由最長六.二年縮短為四.五年;至去年底,已有五十五萬八千餘人預立器捐意願,印證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成果。

李伯璋說,近五年來,健保醫療費用前十大疾病,慢性腎臟病一直居冠,約五八七億元;糖尿病排第三,約四0二億元。很多糖尿病人,最後都可能會變成腎臟病患,所以如何加強初期糖尿病人照顧,更顯重要。

在此特別感謝甫當選總統的賴清德醫師長期協助推動「大愛器官捐贈」,他也是位腎臟專科醫師,一直堅持醫療專業給洗腎患者重生機會。更感謝富邦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全力支持推動器捐,協助讓全民認識大愛器捐的意義。李說,器捐是一堂寓意深遠的人生課題,是創造另一個生命的延續,也讓愛無限延伸。

社工師、協調師搭建生命橋梁

成醫器捐紀念區設計「無限大愛」裝置藝術的社工師褚秋華說,愛能承受並治療悲傷,愛的光輝照亮生命善的循環、永續生命。(記者葉進耀攝)
成醫器捐紀念區設計「無限大愛」裝置藝術的社工師褚秋華說,愛能承受並治療悲傷,愛的光輝照亮生命善的循環、永續生命。(記者葉進耀攝)

三十年前觀念保守,加護病房常會徵詢器官捐贈意願被拒絕。盡管如此,仍有些家庭在最無助哀傷時刻,轉向思考如何在生命終點發揮最大的意義。移植小組的社工師與協調師工作職責始於關懷腦死病人的家屬,啟動全方位的照護,如同搭建一座生命之間的橋樑;透過陪伴、勸募、協助,讓生命兩端痛苦邊緣的人,經由捐贈與移植,綻放光明與奇蹟。

成大醫院社工部於八八年成立捐贈者家屬支持團體,常舉辦身心靈療癒活動,陪伴喪親家屬面對失落。長期以來,家屬互相扶持,將悲傷昇華為祝福與榮耀,有些更擔任志工,擴展愛的力量。

成醫器捐紀念區「無限大愛」裝置藝術的原設計社工師褚秋華說,捐與受雙方雖互不認識,但生命傳承卻是如此奇妙,在相聚的瞬間,彼此親如家人,共同分享笑聲與淚水,互相鼓勵加油。

醫師的話

成大醫師林毅志-肝臟移植

成大醫師林毅志(右)與肝臟移植受贈者張瓈文合影。(張瓈文提供)
成大醫師林毅志(右)與肝臟移植受贈者張瓈文合影。(張瓈文提供)

肝臟移植是救治末期肝病和肝癌患者的關鍵手段,移植手術成功率也逐年提高,帶來重生的希望。在面對器官捐贈者數量有限的挑戰,活體器官捐贈成為另一個有效的途徑,經評估活體捐贈的手術風險極低,對捐贈者的長期健康影響極輕微。接受肝臟移植後,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來保持移植器官的正常功能,健保大幅減輕移植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

成大醫師張勝勛-腎臟移植

張勝勛醫師表示,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臟病最好的治療方式。(張勝勛醫師提供)
張勝勛醫師表示,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臟病最好的治療方式。(張勝勛醫師提供)

台灣有洗腎王國的之稱,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三八三九例,全世界最高。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臟病最好的治療方式。

健保資料統計,台灣有三十九間醫院可執行腎臟移植,然而二00八-二0二一期間境內移植患者超過四百例僅有四家醫院,包含成大醫院。成大醫院境內移植患者移植五年後存活且未再進入長期透析的比率為九十%,幫助病友擺脫洗腎陰霾,提升生活品質,享受彩色腎利人生。

成大醫師阮俊能-心臟移植

阮俊能醫師說,台灣器官移植成果與世界同步,同時也有賴全民支持一起來參與器官捐贈活動,延續生命更讓愛無限延伸。(阮俊能醫師提供)
阮俊能醫師說,台灣器官移植成果與世界同步,同時也有賴全民支持一起來參與器官捐贈活動,延續生命更讓愛無限延伸。(阮俊能醫師提供)

對於治療心臟衰竭,平日的保健及適當的藥物是優先選擇,然有許多心臟衰竭的疾病只能用藥物控制,但仍會有逐漸衰竭的可能,而心臟移植則是末期心臟衰竭治療最後的手段。台灣的器官移植成果與世界同步,同時也有賴全民支持,大家一起來參與器官捐贈活動。

衛福部雙和醫院醫師郭光泰-肺臟移植

郭光泰醫師說,肺臟移植發展已相當成熟,最新的五年存活率已接近七成,大家一起支持並參與器捐,讓愛遍及社會各角落。(郭光泰醫師提供)
郭光泰醫師說,肺臟移植發展已相當成熟,最新的五年存活率已接近七成,大家一起支持並參與器捐,讓愛遍及社會各角落。(郭光泰醫師提供)

肺臟移植是末期肺病患者的最後希望,從一九八三年首例肺臟移植成功,經過四十年發展,肺臟移植不論是在成功率或長期存活,都有明顯進步,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逾九萬人接受過肺臟移植,最新的五年存活率已接近七十%,肺臟移植算是已相當成熟的技術。

器官捐贈者家屬與受贈者雖互不認識,在相聚的瞬間彼此卻親如家人,共同分享笑聲與淚水,互相鼓勵加油。(記者葉進耀攝)
器官捐贈者家屬與受贈者雖互不認識,在相聚的瞬間彼此卻親如家人,共同分享笑聲與淚水,互相鼓勵加油。(記者葉進耀攝)

器官捐贈人家屬感想

方小姐:爸爸救人,也救了媽媽 

爸爸五十歲那年突然倒下,住進成大加護病房數日後,家屬在一個深夜裡被緊急通知到醫院,說狀況急速惡化並詢問家屬讓爸爸做器官捐贈。家庭會議討論後,媽媽決定要讓爸爸捐器官遺愛人間,捐出二個腎臟,救二個人。

事實上,爸爸不只救二個人,也救了媽媽,這分愛鼓勵她勇敢走出喪夫之痛,器捐協會所辦的每一項活動,她從不缺席,也會以同理心安慰跟自己有相同際遇的家屬們。我們將帶著爸爸的愛,快樂地走下去,也感謝所有醫護及社工辛勞一路相陪。

柯媽媽及兒子柯三恩:看見親人身影

我的丈夫柯聖熙是虔誠基督徒,在長榮中學當英文老師,一九九八年因突發急性腦中風住進加護病房,二天後他走了,依其遺願「把可用的器官留給需要的人」,再見了,我的摯愛!往後幾次參加成大器捐活動,總會看到一個身材矮小,堆滿笑容的女生穿梭現場為人群服務,得知她是腎臟移植成功的病友,腦海中竟不可思議地直接聯結到她和我「有關係」,她現場傳遞那分喜樂,立即撫慰到我內心的傷痛;親愛的,我知道你來看我了!

我是兒子柯三恩,二十五年來最遺憾的就是父親太早離世,他的積極人生價值觀備受親友稱讚和敬佩,而器捐議題讓我更了解父親如此的瀟灑豁達、平靜看待生死。

陳老師:丈夫的愛一路相伴

從未和先生討論過器官捐贈,九年前他心肌梗塞突然離世後,我捐了他的眼角膜。他生前十分惜福,家裡一定只開必要的燈,衣物修修補補繼續用;我知道,器捐一事他會很開心,因為可以回收再利用,沒有浪費,讓需要的人繼續用,在人生旅程中,他的愛將伴我一路走過。現在,我的健保卡已註記,清楚告知孩子我要器捐,留愛人間。

器官受贈者感想

腎臟受贈者小淇:重生回饋社會

「重生」就像黑暗中照進一道光,不僅讓我有機會重拾正常生活,更實現了多年當媽媽的心願。對於健康失而復得的奇蹟,十分感恩移植團隊多年的努力;對於器官捐贈者及家屬有著無比的感激和尊敬,對我而言,這分愛承載著生命延續的意義,珍貴禮物將是永恆的紀念。這些年來,得到自由後的我,一直竭盡所能的回饋社會,希望有更多人因我的付出而受惠,我相信,這是一個良善的循環。

肝臟受贈者張瓈文:珍愛新生命

親愛的捐贈者家屬您好!肝臟移植手術後,我的生活有了新目標,並且擁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在未來的生活中將充分利用這份珍貴的禮物,並將您家人的愛與關懷延續下去,我承諾會遵守醫生的建議,保護自己獲得的第二次生命,延續成為器官捐贈的倡導者,幫助更多像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再次感謝您家人無私的情懷,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永植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