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從"家"出發 推動語言文化

【Ruyuku】 2018-04-18 日前為推動宜蘭噶瑪蘭族語言文化的復振,希望藉蘭陽博物館舉辦一場冬季音樂會,能夠與宜蘭鄉親展開更密切的交流,花蓮族人用歌聲,以「家」為主題,傳唱歌謠的方式,在博物館大廳展演,同時為噶瑪蘭復名運動三十年系列活動相互呼應。 這是由部落長者所組成的,以傳唱歌謠的方式演出,表達對先人在這片土地的珍惜與懷念。 (aya na kemuwan tu Ribang 蘭陽博物館館長 陳碧琳 今天是蘭陽博物館舉辦的,每年都會在冬天,舉辦的冬陽原音祭,那今天特別邀請到我們在花蓮新社的噶瑪蘭族的我們的朋友族親們,回到噶瑪蘭的這個地點,來做一個演出, 那我們主要特別邀請,花蓮新社噶瑪蘭族的鄉親回來呢,是因為這裡曾經過去呢,是長期有噶瑪蘭族所居住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噶瑪蘭祖先原本居住在蘭陽平原,各種外來因素生活受到欺壓,在艱苦的環境下,為了謀求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以舟船沿著東海南下遷移。 (蘭陽博物館館長 陳碧琳 在不同的時代變遷過程當中,噶瑪蘭族呢,被迫遷移離開自己的家園,那當然呢,這個跟漢族的這個進入是有非常大的相關啦。) (偕金良 kebalan 我們之所以特地從新社部落到宜蘭,蘭陽博物館的邀請,帶領族人吟唱噶瑪蘭族傳統歌謠,懷著對故土的熱愛,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這裡。) 除了舉行傳統儀式才進行,一般祭歌是不公開,在演唱之前,pusia(部落領袖)以嚴肅的心情敬酒祝禱,請求祖靈的諒解。 祖先遷徙過程的無奈與辛酸,展現了噶瑪蘭人對『家園』的執著與眷戀 (蘭陽博物館館長 陳碧琳 我們一直抱持著希望可以把過去在這片土地上面這種文化性的內涵能夠找回來,那希望說能夠帶著這種,讓他們回故鄉的心情,然後呢,我們也迎接我們的,過去的這些族親的這種感覺呢,然後邀請他們回來,這邊介紹噶瑪蘭族,真正噶瑪蘭族這片土地上面所延伸的文化。) 曾經在夢中出現的故鄉,這一刻變的真實和清晰了。 (patudan 林玉妃 kebalan 以前是這裡是阿嬤他們常常來表演的地方,那! 第一次, 跟部落的族人一起參與,很感動,因為很想念,這裡有太多,以前他們的足跡,那!也希望我們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像今天一樣,然後是愈來愈好 然後投入的族人可以愈來愈多。) 噶瑪蘭族傳統祭歌主要源自於kisaiz(治病儀式),以毛鞘蘆竹呼喚神靈,柚子葉象徵族人免於靈界干擾 (潘金榮 kebalan 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從原鄉新社部落來到這裡,心情很複雜,開心的是來到這裡,曾是我們祖先紮根的地方,先祖的故鄉,因此我們到這裡,洋溢著笑容,感受一種熟悉而愉快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道以後還能夠來這裡嗎,但是我們仍然保持著對這片故土的感恩,過些年我們會慢慢老去,希望孩子們,可以依循著我們的腳步,無論在任何地方工作或在北部城市,記得先人所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代代延續下去,如傳統歌謠、祭舞、語言,希望孩子能夠認真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噶瑪蘭語溝通,我們的傳統文化才不會消失。) 噶瑪蘭人對祖先的崇敬,這也是家人團結的信念。 (陳文麗 kebalan 來到祖先居住地,無法表打對他們的思念,遷徙的歷史雖已遠去,如今已在新社部落重建家園,到這裡彷彿回家的感覺,這裡值得我們留戀的地方。) (蘭陽博物館館長 陳碧琳 那我們還是非常的感謝,也非常的感恩,然後也對過去曾經因為我們的祖先 讓噶瑪蘭族離開這片土地呢,也感覺到非常的抱歉跟不捨,那也希望說讓他們能夠每年都可以回來,我們這個地方呢,然後讓介紹噶瑪蘭族的文化 那蘭陽博物館也希望將噶瑪蘭族的文化跟在地的文化,能夠推薦給世界各地的朋友都知道,這片土地上面,還存在著這麼好的一個文化特色。) (龐志豪 kebalan 今天是要回歸,以前小時後學的那些傳統東西,所以其實在合作之前也是有跟老人家溝通過對但是 其實也很開心,他們能夠認同我們這一輩年輕人做事。) (蘭陽博物館館長 陳碧琳 所以我們今天非常開心 能夠邀請到噶瑪蘭的鄉親,花蓮新社鄉親回來噶瑪蘭的這個原來的土地上面呢,去做這樣的一個家的一個詮釋,那這一次呢我們特別有主題的規劃,是希望是說,從家的這個概念去回溯,我們的藝術文化這個部分,所以今天我們看到非常多噶瑪蘭的這個我們的鄉親朋友他們呢,從原來的這個被迫離鄉,到整個深根到整個的祖靈的祭典,到最後的謝幕呢,有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家的詮釋,也讓我們看到了多元族群未來能夠一起的合作的可能性。) 唯有文化隨著先人的腳步代代相傳,他門相信只要有人在,文化就會薪火相傳。 這是噶瑪蘭人難以忘懷的共同記憶。 [原民台新聞影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