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新書分享會 與金山讀者互動熱烈

知名作家、編劇嚴歌苓舊金山新書「米拉蒂」分享會,3日下午在金山市立圖書館舉行。(記者劉先進/攝影)
知名作家、編劇嚴歌苓舊金山新書「米拉蒂」分享會,3日下午在金山市立圖書館舉行。(記者劉先進/攝影)

知名作家、編劇嚴歌苓舊金山新書「米拉蒂」分享會,3日下午在金山市立圖書館舉行。分享會一開始在小會議室舉行,慕名而來的讀者,將現場圍得水洩不通,圖書館緊急協調,將分享會安排到大型會議室。新書描繪80年代知識分子的覺醒和幻滅,讀者互動踴躍,100多名觀眾大呼痛快,有觀眾從洛杉磯飛來參加,有觀眾三天前參加完加拿大分享會,又追到舊金山。

嚴歌苓著作小說「陸犯焉識」、「少女小漁」、「扶桑」、「天浴」、「芳華」等膾炙人口,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中國徐州發生鐵鏈鎖脖八孩母親事件中,她批評中國當權者,更是遭到中國封殺。

嚴歌苓與北加灣區也頗有淵源,她1994年曾在東灣阿拉米達市居住10年,在灣區寫出「扶桑」等作品。

「米拉蒂」新書描繪80年代初,20歲的女孩米拉蒂從軍隊文工團轉業,人生經歷關鍵轉型,從舞者成為獨立思考創作的年輕作家,她的觀念也有了一場大洗牌,包括愛情、性、自由、民主等。書中的主角後來和父親出國,父親摯友、戲劇家吳可也到國外投奔,藉助米拉蒂的眼睛,「連結了那個時代所有可能發生的故事,曾經的中國往事看似荒誕得稀奇古怪,卻真實得如同超現實主義的油畫,讓人驚心動魄」。

嚴歌苓說,故事圍繞米拉蒂的個人經歷,見證了中國兩代藝術家、作家、知識分子的覺醒和幻滅,「一直想寫80年代,中國最頂尖的一線作家,都在那時成長起來」。

她回憶,8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邀請父親蕭馬(原名嚴敦勳,作家兼編劇,生前寫過「巨瀾」「鐵梨花」等)寫劇本,「他喜歡住飯店。那時就說,不給稿費,付上海錦江飯店的房錢就行」。在飯店的房間,嚴歌苓認識「整整一代藝術家」。油畫家陳逸飛、電影演員陳冲,以及陳冲的畫家哥哥陳川、「紅色娘子軍」編劇梁信、作家暨編劇白樺等。

那時有傷痕文學正視脆弱,人們從雷鋒式的英雄人物回歸,神性存在回到人性存在,人性可惡又可笑,包含從最黑暗到最光輝的光譜。這些藝術家給嚴歌苓極大衝擊,她說:「我們的大時代來了,中國的文藝復興來了。」

80年代還打開嚴歌苓的眼界,讓她接觸到美國、拉丁美洲、歐洲等地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80年代的話,我不會成為今天這樣的作家。我也不會走出國門,接受美國大學的專業文學技巧訓練,」她說:為什麼這個年代會有這麼強勁的力量,讓類似我這樣不想成為作家的人,變成作家?」

嚴歌苓說,寫米拉蒂的故事,是希望描繪當時年輕的一代,如何從打開的窗戶看世界,「我們的那種興奮,一直到今天還在緬懷。像一場大夢一樣」。那個年代人們好像打了一種藥,從沉睡狀態到突然、瘋狂的甦醒,那時有旺盛的創作力,爭取自由和享受自由。

過了80年代,知識分子又「睡回去」了,當年的活力、憤怒和勇敢都沒了。這讓她想起了電影「Awakening」,1969年因為發明新藥,患上睡眠病(Sleep disease)的病人甦醒,但他們醒來後發現,人生不過這些事情,又選擇睡回去。她說:「現在中國的知識分子是真睡,還是假睡,乃至痛苦的假睡?」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請求從輕發落遭拒...被告飆髒話飛撲法官 旁聽者驚嚇尖叫
淫魔艾普斯坦檔案公布 川普、柯林頓、安德魯王子曝光
波士頓、華府6妓院 疑是俄中韓引誘高官美人計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