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挨批史上最大黑箱 經部:罵缺電反發電是矛盾論述

環保署召開四接環評會議,遭質疑過程是「史上最大黑箱」。(圖:國民黨立院黨團)
環保署召開四接環評會議,遭質疑過程是「史上最大黑箱」。(圖:國民黨立院黨團)

針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稱政府要強行通過四接環評,經濟部回應,台電始終希望多說明、多溝通,讓社會了解此案對基隆市民用電的重要性,並沒有要強行通過,未來協和電廠對北東電網穩定供電至關重要,罵缺電但反發電「是矛盾論述」。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7日繼續初審協和電廠四接環評案,會議卡程序問題4小時後,環保署突變更會議地點續審,直接要求旁聽民眾Call out發言,隨後又認為這樣開會效果不好,決議擇期再審,國民黨團副書記長吳怡玎10日批評環評會議成為史上最大黑箱。

經濟部能源局發布新聞稿表示,雖然總體供電量夠,但因北東電網用電成長快,將大量依賴南電、中電北送及西電東送,但電網輸送電有其極限,若持續缺乏電網內的自有電源,很可能在2025年之後,就會面臨供電缺口大於電網安全可靠容量的上限420萬瓩。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長期「超量送電」,將會導致系統運轉上的高度風險。關於接收站與生態保育的論述,台灣不是第一次經歷。高雄永安接收站開發後,不僅冷卻水可以提供漁民養殖,水域內反而出現美麗珊瑚。

經濟部續指,三接公投時,環團同樣以生態浩劫形容,結果證明藻礁生態一直在,柴山多杯孔珊瑚族群增加,殼狀珊瑚藻種類變多,小燕鷗的繁殖成功率也大大提升,都證明國營事業有能力在開發同時,接受專家學者建議,兼顧環境與建設的平衡。

至於外界從能源安全角度,希望天然氣儲存天數增加,經濟部強調,正因此才需要接收站與儲槽的建設,提高儲存天數。就環評而言,台電的東移方案在開發範圍未變動的狀況下,調整填地位置,還縮小填地面積;在基隆港區的安全上,台電也委由專業操船模擬,以各種參數調整,確認建站之後,港區安全無虞。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