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三體》劇本殺上市,科幻+劇本殺跑出新賽道

近日,劉慈欣官宣VR版《三體》即將上線,網飛劇版《三體》第一季也已經殺青並透出了片花物料,可騰訊劇版《三體》卻遲遲未傳來定檔消息。然而,騰訊的《三體》IP開發之路並未停滯不前,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四本騰訊動漫官方授權的《三體》系列劇本殺,包括葵花工作室和小劇一場發行的《三體·最終決議》、夢墨繪夢館和劇盟偵探推理社發行的《三體·瀰散的回音》、稻草人工作室和開封府發行工作室發行的《三體·顫慄的豎琴》、探案筆記發行的《三體·永恆紀元》。

文化產業評論(ID: whcypl)分析發現,科幻類型作品正在搶佔劇本殺賽道。像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科幻小說《閉環》等作品也都改編成劇本殺作品,科幻網劇《幕後大玩家》在正式上線前也先發行了劇本殺作品《祂的凝視》,目前科幻IP開發鏈儼然已經將劇本殺當作重要孵化形式。

當我們再次聚焦科幻劇本殺垂類市場時,我們發現從劇本殺為始再到劇集、電影等其他文化產品的孵化有一定前瞻意義,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分析科幻劇本殺賽道的現行狀況和其商業化佈局,為科幻IP的未來開發提供一些借鑑意義。

科幻類劇本殺數量劇增,探索行業新增長點

近兩年,市場上科幻類劇本殺數量劇增。根據線下劇本殺交易平台“黑探有品”統計,2019年科幻題材劇本總數量50個,總銷量2094套;2020年科幻題材劇本總數量87個,總銷量4471套,同比增長一倍以上,這與行業飛速發展的整體態勢相關。

科幻劇本殺也為科幻產業化發展開闢一種全新模式,像科幻小說《閉環》《提托諾斯之謎》等均已改成劇本殺形式,而像《流浪地球》等科幻影視項目也進行劇本殺改編,一些科幻項目如《三體》等更是將劇集、電影與劇本殺等同時開發,盯準科幻劇本殺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

△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網路

通過梳理一些市面上的科幻類劇本殺資訊,我們從IP角度、題材類型、遊戲時長和玩家人數等緯度來分析科幻劇本殺的市場現狀。

從項目開發角度來看,科幻類劇本殺IP來源種類豐富。市場上不僅有純原創的《光年之外》《正在載入》等作品,而且IP系列化開發漸成趨勢,如《周遊記》《解析者》等屬於劇本殺系列開發,《流浪地球》《在劫難逃》等作品則是依託於影視IP,還有一些傳統的科幻小說被改編成劇本殺,如《星落五丈原》改編自知名科幻作家付強的冷湖獎獲獎作品《閉環》等。

從題材上看,內容不僅包含了太空戰艦、機器人、外星人等類型,而且《虛擬遊戲》《祂的凝視》等新本子中更是出現了賽博朋克、虛擬現實等元素,總體來看科幻類劇本殺在類型上大多為推理、還原和本格,還有些作品還包含了情感、歡樂、機制等多種組合。

從參與人數和遊戲時長的緯度來看,大多數項目參與人數在5-8人之間,人數比較多,屬於較大體量的本子,遊戲時長大約都在5小時左右,其中《解析者2》的遊戲時間最長達到7小時,像科幻類劇本殺很強調玩家的體驗感、參與感和遊戲感,所以遊戲時長相較於其他類型劇本殺比較長。

整體來看,科幻類劇本殺正在與時代背景、科技發展等呈現更多新式表達,漸漸隨著劇本殺監管嚴格,各種媚俗、驚悚等題材將會受到嚴重管制,科幻題材相對來說是一個藍海市場,市場增長潛力很大,也能為科幻項目影視化提供IP儲備。

從《三體》到《祂的凝視》,科幻類劇本殺影視化有何閃亮之處?

近來,“劇本殺+影視”熱度不減,影視化的標籤能為劇本殺帶來行銷推廣反哺劇本殺銷量,劇本殺也能為影視劇提供大量素材改編參考。阿里旗下的大麥發佈劇本殺業務佈局的動因之一,就是聚焦影劇IP跨屏改編,聯動產業大文娛協同發展,相對而言科幻類就是一個比較優質的切入口。

首先,科幻類劇本殺具備影視化的優勢。

從劇本殺市場和影視市場來看,科幻類作品都算是一個比較新的賽道,影視+劇本殺聯動的形式能夠幫助產品觸達更多受眾。

劇本殺中最受歡迎的怪力亂神類和無限流大逃殺類的本子由於審查等因素本身就無法進行影視化,而科幻題材就能很好避免這一問題,尤其在強調科技發展、推崇元宇宙概念的大背景下科幻類劇本殺有一定流行趨勢和關注度,基於此進行影視化改編的科幻類劇本殺會自帶一定程度的便利性。

從近年來上線的科幻劇集來看,《開端》《致命願望》等均屬科幻+懸疑類型融合的作品,尤其是《開端》《在劫難逃》等劇的火爆,讓市場對於科幻+懸疑類型作品擁有更多期待,一些待上線的一些科幻項目中如《仿生人間》《玩家》和《幕後大玩家》等劇集也均涉及了懸疑內容。

未來科幻+懸疑的劇集賽道可能會湧入更多玩家,但目前《開端》《在劫難逃》《仿生人間》等作品都屬於原創項目,開放週期較長,而一味依靠原創很難短時間內撐起該賽道,若想搭乘科幻、懸疑市場發展的紅利期,選擇改編是一種效率更高的方式。從改編角度來看,劇本殺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推理性質的遊戲,自帶懸疑推理的內容特性契合懸疑影視作品的內容要求,所以在科幻懸疑內容賽道中科幻劇本殺擁有其獨特的改編優勢。

另外,以往一些科幻作品會陷入觀眾“特效大片”的批評中,科幻影視作品要帶給觀眾一種美好的沉浸式體驗,其中最直觀、最重要的就是影像風格和場景氛圍,而科幻劇本殺遊戲中的場景設定等都極其強調沉浸感,因此科幻劇本殺可以為其影視化風格和基調提供一定的參考。

其次,科幻類劇本殺對於科幻IP的打造和商業佈局上也有一定啟發意義。

由輕至重以適宜的節奏進行開發科幻IP是性價比更高的一種方式。因為相對於科幻類的劇集、電影等其他文化形式來說,科幻類作品的劇本殺成本更低,也就是說倘若想做一個科幻電影項目是風險極高的,但若拿相同內容的劇本殺做市場測試就是性價比很高的一件事,並且可以根據市場反饋進行修正。

劇本殺作為一種直接to C的產品,使用者的需求和反饋可以直接反映到劇本殺的相關資料上,我們可以根據劇本殺的銷量、玩家體驗反饋等資料為原IP定級評估,以科學評估其項目的可開發性和市場趨向,像《祂的凝視》等作品就是先上市了劇本殺再上線劇集、電影等,遵循這一流程的市場佈局顯然是更有策略性。

IP商業化佈局,中國科幻走到了哪一步?

得益於科幻類劇本殺的影視化優勢,現在以劇本殺等形式進行改編的科幻IP也有增長的趨勢,並且涉及了影視、動畫等多種IP衍生品。

以科幻類劇本殺而言,其以一種真人遊戲的方式讓參與遊戲的玩家去演繹、感受一種限定體驗,所以較其他形式的科幻作品來說,劇本殺的體驗性、遊戲感更為明顯,與科幻類型受眾的需求有一定契合。

目前市場已經上市發行的科幻IP本《時間裡的迴響》《祂的凝視》《流浪地球》《三體·最終的決議》等多部作品,在中國科幻IP生態中劇本殺已經成為一種重要形式。

△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網路

通過梳理近年來中國科幻類IP作品,我們發現科幻劇本殺IP正在顯現其新生力。

一是從原IP角度來看,科幻類劇本殺已經與小說等一同變成了科幻原始IP。

目前,科幻作品的原IP開發涉及劇本殺、劇集、電影、小說、舞台劇、動畫等多種類型。此前如《三體》《球狀閃電》《火星孤兒》等硬科幻項目是由小說作為原IP為核心開發,而《幕後大玩家》《周遊記》等均是以劇本殺為首發形式進行打造科幻IP,劇本殺正在成為科幻IP改編的一種新選擇。

二是從相關IP衍生品角度來看,科幻劇本殺不僅正在進行系列化開發,也已經成為其他IP開發的重要產品之一。

像《周遊記》《解析者》是劇本殺系列進行孵化科幻IP,而像《三體》《時光代理人》等作品均開發了劇本殺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的劇本殺是在其IP電影化以後上線的,小說《時光代理人》的劇本殺作品《時間裡的回聲》也是在其小說IP動畫作品上線後再上市的,這其實是IP想要借助影視、動畫等傳播速度更快、更精準的方式來將劇本殺產品推向市場,實現相互之間的良性協作,進而拉動票房或是產品銷量,劇本殺漸漸成為科幻IP商業化佈局的重要一環。

結語

無論是成為原IP、作品系列化開發或是成為相關衍生品,我們都可以發現科幻類劇本殺的產業佈局都愈發完善。《幕後大玩家》等項目以實踐的方式為行業呈現了一條從科幻劇本殺為始再到劇集、影視等產品的全方位佈局,行業正在探索一條科幻IP的本土化開發模式。

“中國科幻宇宙”的吶喊聲由來已久,大多侷限於高昂的成本難以執行,但從《流浪地球》《三體》《球狀閃電》等項目逐漸籌備上線後,大家越來越對中國科幻有信心,而且在智能技術、元宇宙等概念火爆的今天科幻內容的出現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具備打造完備科幻IP商業鏈的環境,科幻類劇本殺也在天時地利的加持下正發揮著更多作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作者:張琳,編審:時光,編輯:半島,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