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症狀確診「開學症候群」!醫師:家長可先帶小孩收心

實習記者 陶泳妡/綜合報導

暑假轉眼間就要接近尾聲了,隨著開學日漸漸逼近,許多學生應該都發出了「好不想上學啊」的哀嚎吧!有這四大症狀就表示你也確診「開學症候群」啦!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衛教資訊,所謂的開學症候群是指,學生們長時間放鬆之後,忽然要恢復到開學的規律生活,很多孩童就會出現情緒不佳、賴床遲到、缺乏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反常的狀況,這時請先別急著斥責孩子,因為部分孩童可能會因為開學的環境轉換、與暑假生活步調的落差,才會產生「開學症候群」的拒學反應。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表示,一般所謂的「開學症候群」,其實就是孩子對長假後開學生活變化適應不良的狀況,常見的症狀又包含以下四種。

心理症狀:沮喪、焦慮、憂鬱、易怒、不安 行為症狀:健忘、失眠、沒食慾、沒耐心、想哭 生理症狀:頭痛、胸悶、肚子痛、拉肚子 其他症狀:咬手指、特別黏人、賴床、幼兒動手動腳

而要如何避免此類狀況,賴柔吟指出想要減緩「開學症候群」的影響,建議家長們可於假期結束前一至二周就開始調整孩童的作息、縮短玩樂時間、恢復正常上學時的上床與起床時間,並提醒孩子即將要開學了,準備收心面對新的學期。另外規律生活、適度運動及均衡飲食對於孩童情緒的改善也會有所幫助。

對此賴柔吟也提醒家長若已經發生此情形也不需要太擔心及斥責孩童,「開學症候群」的狀況通常在一至兩周內就會逐漸好轉,但少部分孩童可能會因為缺乏家長適當關注,而出現拒學的現象,這時就更需要師長、父母的關心。若這些症狀超過兩周仍持續未改善,且出現與過去很不一樣的情緒行為狀況,建議家長先密切觀察,與學校老師保持討論,並適時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與建議。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余苑綺長眠擁恆文創園區!相伴豬哥亮、陳志遠 余祥銓「親自護送到時光學苑」
登S2O救火遭酸「百大變百吉」!羅百吉怒斥「崇洋媚外」:台灣人不是次等的
桃園不再是民進黨囊中物?王淺秋:鄭運鵬完全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