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給孩子打電動,但是自己呢?

作者:汪培珽

親愛的明

有人不給孩子吃零食,你聽了心動,可以依樣畫葫蘆不買零食給孩子嗎?有人不給孩子看電視、用手機,你聽了心動,可以依樣畫葫蘆不買電視手機給孩子嗎?

好多事情,在孩子十二歲前,我統統不給。但是這個不給,父母是要付出代價的:我不吃零食,不看電視、不滑手機。

這裡的「我」,包括媽媽和爸爸。甚至,包括爺爺和奶奶。意思就是,只要跟我的孩子同住一個屋簷下的人,統統要遵守。最好的管教,就是以身作則。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別期望孩子幫你做到。

昨天晚上十一點,家裡還人聲鼎沸。我不讓孩子超過十一點上床,你也認同。所以你催促小五的孩子快點去睡。一團混亂之際,我聽到她小小聲的抗議--「你們全部在外面嘻嘻哈哈,我怎麼睡?」

更淒慘的是,當她好不容易被媽媽推進房間時,你正從外面買了宵夜回來,大喊大家快來吃。一團混亂之際,有人敷衍她--「你明天要上學,不能吃,快點睡。」

孩子不說話,不代表他們心裡沒話說。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或許膽量也還不夠,如果他們敢對你說:

你們不睡,我也不睡。
你們要吃宵夜,我也要吃。
你們可以用手機,我也要用。

除了拿出父母權威逼孩子就範外,你還有其他管教的手段可用嗎?

沒有任何管教,可稱完美。但父母能做到以身作則,就叫完美。我的孩子十二歲之後,也漸漸不聽我的話了。這叫管教失敗嗎?不,我做得到以身作則,就叫成功。

這是前天發生的事。你知道我家兒子已經不幫我的書畫插圖快三年了。當初只要我願意拿出父母的權威「逼」他就範,他哪有逃脫的可能。

但是我不願意,我在一感覺到「他不想再幫父母」的時候,就不再強求了--我問他願不願意幫我畫,他有時候說好,有時候說沒時間。有時明明有時間,他還是說不好。這樣反反覆覆,過了三年,他一幅也沒再畫過。

你知道我今年的新書《聽話,不要一直看手機》的書封,是他畫的。我沒動用權威,我用的是三年的「循循善誘」,讓他願意動筆。

於是我趁勝追擊,要他幫我的專欄畫插圖,他竟然說好。跟小時候一樣,他要我先唸文章內容給他聽,他邊聽邊構思插圖。

前天我唸的這篇內容是提醒父母:下班回家後、孩子上床前,不可以玩電玩、看手機。聽完後,他「糾正」我:「孩子睡了,也不可以玩。什麼叫犧牲,這就是。」我從來沒跟孩子說過以身作則這個道理,但他已經學會了。

他將來會是個好爸爸,是無庸置疑的事。

親愛的,你不給孩子打電動,但是自己呢?

你即使要玩,也要等孩子睡了之後。即使家裡沒有事需要你幫忙,可以拿時間去關心孩子——跟孩子說說話,幫孩子唸本故事書,和做完功課的孩子下一盤棋……作父母的,不能因為孩子不開口要求,就日復一日地,拿最寶貴的時間去做最沒價值的事。

爸爸不是不能打電動,但是要等孩子睡了。你或許認為玩一下不影響孩子,但是當你沈迷在一件事時,就會忽略另一件。規定自己不論有沒有空檔都不要去玩,你才能有更多的心思去關心孩子。

晚上的時間,爸爸不要打電動,媽媽呢?也不要上網,甚至要減少在這段時間裡講電話。即使接到電話也要長話短說,規定自己不要在這段時間跟人沒完沒了地談八卦。

入學後的孩子,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拿這些寶貴的時間隨意揮霍,真是可惜。

我們不要覺得自己可憐命苦,等孩子上了國中後,你會有大把的時間隨你揮霍到老。

現在,你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他們還會喜歡,所以要把握。家裡有幸福的孩子,才會有幸福的爸爸媽媽。

後記:

我家弟弟十四歲時,有個自己的電玩設備,十五歲,有自己的手機。電玩、手機、電腦、上網、

影集,別人有的,他都有。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他知道如果自己沉迷,是要付出代價的。他不是天生知道這些事,那是循循善誘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