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吧 朝一座生命的山菩薩寺

佛教並沒有定型的宗教建築,古代寺廟是當時貴族將自己的生活空間提供給僧人修道,僧人在空間裡跟平常人一樣生活。(圖片來源/文化臺中授權轉載,下同)

沒有傳統的宮殿式歇山屋頂、雕梁畫棟、琉璃瓦,映入眼簾的只有沉穩、攀滿綠色植栽的清水模建築,位在大里區的菩薩寺,入圍2009年「臺灣建築獎」、榮獲2011年「臺中市都市空間設計大賞」,恬靜而富有禪意的空間,令人心靈平和,進而與內在對話,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質樸清水模 蘊含無邊佛法

矗立在鬧區路邊的清水模好似被整片綠色植栽擁抱,葉惠貞執行長分享菩薩寺的建造理念,佛教並沒有定型的宗教建築,古代寺廟是當時貴族將自己的生活空間提供給僧人修道,僧人在空間裡跟平常人一樣生活,然而現在並沒有人會住在那樣的空間裡,可寺廟的外觀仍舊沒有改變,與生活脫勾,成為了只是信仰、參觀、觀光等的地方。

菩薩寺希望回歸佛法的本質,不以傳統寺廟的外觀來興建寺廟,使用「開模即完工」的清水模工法建造,也象徵了「純粹」。菩薩寺建造的初心很簡單,希望以一個簡約、質樸的空間,讓人看見生命的自然與豐富,佛法回歸生活,在這樣的空間中,探尋自我的本質。

保持真我面貌 讓生命更加完整

來到菩薩寺,水泥牆上其實有許多「不平整」,甚至有根柱子外側還能看見水管露出,當時建築團隊想要拆掉重做,但菩薩寺的住持慧光法師說:「生命的過程本來就不是完滿的,差別在於我們允不允許它存在,如果你允許了,它就會有意義。」選擇讓建築原樣保存。不光滑且沒有使用任何裝修材處理的牆面,灰塵、孢子、蕨類都能附著於上,漸漸造就了整片爬滿攀藤植物「有生命的風景」,成為建造過程的意外收穫。

而「水」也是菩薩寺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進大門便可看見蓮花池與水瀑,潺潺流水聲彷彿洗滌了帶著僕僕風塵而來的旅人,未完全封閉的水牆可以看見佛像與蓮花,還有倒映在水中的菩薩寺。一如水牆是塵世與自我的連結、分界,《金剛經》裡提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如菩薩寺的池水,保持內心澄澈,在虛實之間完整自己。

豐富自己 分享自己

去年寫經祈福活動有超過2萬人參加。

佛出生於無憂樹、覺悟成就於菩提樹下,最後在娑羅雙樹下涅槃,樹除了是佛一生中無可拆分的重要元素外,也是人一生的隱喻。因此在菩薩寺中,樹也是建築的本體,門口的老梅、一樓深處的老榔榆,甚至是爬牆虎都不是常綠植物,而是會隨著季節遞嬗變化的落葉植物,也意味著生命的變化,有繁花盛開的美景,也有枯枝落葉的蕭條。

葉執行長分享,門口的老梅樹時常吸引路過的民眾,夏季時有大大的綠蔭供人乘涼,冬季來訪時,老梅樹轉瞬開滿白花,吸引人駐足停留,就像菩薩一般,接應著所有人,老梅的香味、花瓣吸引人靠近,結成的果實吸引生物,巧妙呼應了菩薩寺的宗旨──「豐富自己,分享自己」。

寺院建物採清水模工法建造,打造純粹樸實的修道空間。

與空間對話 達到和諧平衡

清水模是冷的,於是菩薩寺內部採用溫潤的老木頭鋪建,自1樓開始可見許多攝影作品,來自於尼泊爾的沙彌學院;2樓為大殿,有別於寺廟在佛像背後的書法及掛畫,殿內是整片的玻璃窗,與老榔榆相映成趣;3樓則是寫經堂,開放在家居士來寺裡寫經用功,盼能使人心靈平靜、放下俗事。光影的變化在菩薩寺內流動,讓心沉澱,自能體悟天與人的生命對話,讓自己與建築、自然,還有環境達到和諧的平衡。

被綠意包裹的菩薩寺如同一片有生命的風景。

菩薩寺定時於線上舉行課程講道,也有在固定時間安排法會,每年除夕舉辦叩鐘祈福活動,沉穩的鐘聲迴響在心中,告別一年當中的所有不如意,也於去年與今年舉辦「萬眾寫心經祈福」活動,在疫情嚴峻的時刻,邀集民眾連續108天抄寫心經,為世界祈福,獲得廣大迴響。

回家吧 找到生命本質

菩薩寺低調地座落在大里市區街邊。

菩薩寺旁側的Vima House維摩舍,複合式的空間販售茶、咖啡、頌缽、佛教相關典籍等,盈餘全部用於護持尼泊爾菩薩沙彌學院的建校,及僧伽教育基金。並且不定時舉辦藝術展覽,整個空間除了禪意之外,也讓藝術在生活留下軌跡。

慧光法師多年來奔走於柬埔寨與臺灣,並在尼泊爾籌建菩薩沙彌學院。

有一種拜佛的方式稱為「朝山」,朝山意即尋道之路,聖山為崇高的自己,菩薩寺期盼佛寺空間也能夠有朝山之感,小小的佛寺,蘊含著大大的佛理。在這裡,能夠體悟到佛法即是生活,葉執行長說:「我們過去從小到大所有的學習,都只在生活的部分,但真正的答案是在生命,如果我們想要安心,應該要往更內在去追求。慢下來,停一下,轉身。」菩薩寺就是一個歇息的起點,歡迎所有人一起回家,找自己的答案。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中真好「客」 多元客語生活趣
邊境開放》士林「白晝之夜」聚人氣 西門町空置率也下降 商圈復活露曙光
誰是最佳國民法官? 司法改革團體理事長陳為祥×法律媒體網站總編輯楊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