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與開放|淺談現代音樂中的不確定性與即興元素(2)

打破傳統記譜 實驗音樂所帶來的解放與啟發

005
005

▲費德曼:《投影二》開頭

圖形譜 (graphic scores):音樂受到視覺藝術影響,採非傳統的特殊符號來記述,可透過點、線、面,甚至是抽象的視覺圖像,表達空間、密度、張力、狀態等各種可能的元素,以激發想像。

最早開始使用圖形譜的,包含:約翰.凱吉、莫頓.費德曼 (Morton Feldman)、厄爾.布朗 (Earle Brown) 以及克里斯欽.沃爾夫(Christian Wolff)這批在二戰後發起的紐約學派 (New York School)[註10]作曲家。經典作品:厄爾.布朗《December 1952》和《4 Systems》(1954)、約翰.凱吉《Fontana Mix》(1958)

行動樂譜 (Mobile Score):打破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的閱讀方式,被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大量運用在其一系列的鋼琴小品,但我們可以在美國作曲家艾伍士 (Charles Ives) 的一些作品或是柯威爾 (Henry Cowell) 的第三號弦樂四重奏《馬賽克》(1935) 發現更早的例子。

莫頓.費德曼的《中場休息六》(Intermission 6,1953) 算是相當顯著的,他在記譜法上有所突破,並發展出其獨特的個人語言。他的許多樂譜,如《投影一》(Projection 1,1950)僅標示出高、中、低音域的區塊,讓演奏者自己選擇特定的音高;或是僅有音高,沒有節奏實質,而是要求以極緩、極輕的方式演奏每個聲音。靜謐緩慢的多彩和聲變化,節奏變成自由且漂浮的,彷彿時間靜止,被凝結在一刻。

史托克豪森更是提出開放曲式(open form) 這樣的名詞,其為打擊樂獨奏而做的《Zyklus》(1959),可以選擇從樂譜的任何一處做為起點開始演奏,閱讀方式可順可逆,亦能上下顛倒。

其它經典作品賞析

極簡音樂代表的美國作曲家泰瑞.萊利(Terry Riley,1935~)《C調》(In C),樂譜陳列53個長短不一的音樂單元,依序進程演奏,建構在大量的反覆,演奏樂器、人數不拘,但理想是35人左右,演奏時間平均可在45分鐘到一個半小時之間,力度、表情、演奏法都開放。每個音樂單元演奏的長度也沒有明確限制,但希望在45秒至一分半之間。

為求統整多人一致的速度感,鋼琴或琴槌類擊樂器可演奏穩定平均的八分音符。演奏者必需專注於聆聽和感受,有時不演,單純聆聽,留意與其他人互動的關係,也是一個選擇。該作僅一頁的樂譜,無複雜的技巧,然而,共同呼吸營造的漸強或漸弱,時間流逐漸產生的默契與堆疊,複節奏的組合,極富張力。

這個作品讓我們體現到,機遇和即興的元素,更傾向是某種技術、表現的手法,而不是音樂風格。機遇的因素,可以加入在各類音樂風格的創作中。

法擊希臘裔作曲家伊阿尼斯.謝納奇斯(Iannis Xenakis,1922~2001)的擊樂獨奏經典《Psappha》(1975) ,雖然是為複合打擊樂創作,但並未指明特定的打擊樂器。

儘管作曲家區分至少該具有木質、皮革、金屬三類,演奏者可以自行挑選屬於這三類性質的任何打擊樂器,甚至可採用非正規的、非傳統的樂器,而根據演奏者選擇的樂器,將會影響作品的音色。以圖像記譜,2396個分割節拍,音色則是該作可變化的因素。

007
007

▲郝本斯托克—拉瑪悌:三重協奏曲(1973)

另外,也有使用圖形記譜的作曲家,如:郝本斯托克—拉瑪悌(Roman Haubenstock-Ramati,1919~1994)、毛里西奧.卡赫爾(Mauricio Kagel,1931~2008)、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等人。他們的樂譜本身就如同幅畫作般優美,透過圖形描繪,讓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確實能啟發某些想像,得到解放,但在表達上未必準確,作曲者所提供的訊息,對於不確定性因素和開放的程度,將影響實踐的結果。

因此,大部分的作曲家,最終還是將傳統記譜以及新的方式混用,這樣既能保留部分的隨機,卻也能掌握單一作品該有的辨識度。

008
008

▲卡赫爾論文〈轉—譯〉(Translation – Rotation,1960)中演示如何詮釋圖形與其旋轉所成的音高

即興是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藝術,做為現場演出,更強調親臨感受,即使現今科技,已能透過影音紀錄,但也無法再現當下的所有細節。即興並非隨意,而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養成,累積更多的經驗和智慧,敏銳的觀察和反應。不論機遇音樂或開放即興,其實是將某部分創作的權利交還給演奏者、表演者。

當聆聽這類作品時,應放下既有成見,心態也要更加開放,切勿以其它音樂類型的標準和美學去評判或套用。也建議可從分析的角度理解作品,甚至嘗試開始以即興的方式去創造。

當拋下預設立場時,我們將會發現意想不到的可能,或許是美好的,或許是醜陋的,恰如人生百態,也因我們學習接受、擁抱,生命更加多采多姿。


註解

10 紐約學派 (The New York School) 是由一批美國詩人、畫家、舞者以及音樂家所組成的非正式群體,活躍於1950至1960年代,受超現實主義、當代的前衛藝術運動影響,從行動畫作、抽象表現主義、爵士樂、即興劇場、實驗音樂,獲得啟發。隨後也影響了激浪派(Fluxus)。


本文節選自:MUZIK古典樂刊146期

延伸閱讀:回歸與開放|淺談現代音樂中的不確定性與即興元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