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置17浪犬挨轟 竹縣動保所駁棄養

新竹縣動保所顧及收容品質和緊急救援動物,公告回置17條成犬,避免爆滿造成更多動物權益受損。(羅浚濱攝)
新竹縣動保所顧及收容品質和緊急救援動物,公告回置17條成犬,避免爆滿造成更多動物權益受損。(羅浚濱攝)

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收容犬貓認養率全國最高,回置比例全國最低,公告將在10日回置17條犬,卻在網路上引發批評聲浪,有不願具名的學者指主管機關帶頭棄養,新竹縣動保所所長彭正宇表示,對於批評他虛心受教,也不予置評。

根據農業部資料統計,去年一整年六都絕育後回置數量前3名,分別是台南市5186隻、台中市4960隻、高雄市1206隻,非六都縣市以嘉義縣數量最多,達3164隻,新竹縣去年也有587隻絕育回置。

境心法律事務所律師劉嘉凱表示,主管機關回置前應經動物保護諮詢委員會同意,並盡動物保護之相關措施,否則有違法之嫌,民眾可檢舉。稼馨律師事務所律師黃馨瑩認為,《動物保護法》針對「飼主」的定義非指動物收容處所,收容所回置有其行政目的,難與棄養畫上等號,但政府確實該思考,回置是否造成惡性循環。

長期研究流浪動物、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TNR減量效果差又無動物福利可言,更會危害野生動物及人民身家財產。2022年監院報告就指出,農委會未落實寵物登記,源頭管制有欠積極,導致流浪犬數量居高不下。在飼主責任無規範、零安樂政策下,類似問題仍難解。

新竹縣動保所所長彭正宇指出,全國收容所的容量有限,回置是各收容所不得已的做法,在新竹縣動保自治條例定義,無主的狗認定為流浪犬,原地回置不能說是棄養,回置與提高認養率是不同的事。

彭正宇說,去年全國收容所絕育後回置的犬總數共達2萬6001隻,其中新竹縣回置只有587隻,僅占2.2%,因入冬後收容犬隻爆量,為顧及收容品質和緊急救援動物,日前經動保志工期末會議做成決議,公告回置17隻超過2個月無人認養的成犬,避免爆滿造成更多動物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