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地緣政治 賴清德主打五大信賴產業

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副總統賴清德25日透過臉書勾勒明確的經濟願景藍圖,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將發展五大「信賴」產業,包括人工智慧(AI)、半導體、軍工業、監控產業與通訊產業等5產業入列,這五大產業均有「信賴」元素,台灣將成國際可信賴合作夥伴。

賴清德24日晚間接受電視專訪,首度拋出五大「信賴」產業概念,25日在其臉書進一步闡述。他指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必須要提升整個國家實力,經濟產業的實力是關鍵,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必須掌握時機,大膽地、持續地壯大台灣的科技和經濟。

五大「信賴」產業,賴清德競辦發言人郭雅慧說明,「信賴」指的是國際產業趨勢,在中美貿易戰後,民主陣營尋找「可信賴」供應鏈,例如台灣,延伸出所謂「信賴」供應鏈商機,這是美中角力延伸創造出來的產業新生態,相關政見9月也會在適當時機進一步闡述。

首先,人工智慧產業,賴清德說,這未來必然是改變全球生活最重要的科技,不會AI,就像現在不會用電腦一樣,政府應該讓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化。並利用人工智慧,協助台灣中小微型企業人工智慧化,也能因應2050氣候變遷,順利進行數位轉型、綠色轉型。

至於半導體,賴清德受訪時直言,台灣是半導體強國,讓所有台灣議題走到更高位置的國際議題化。他點出,台灣先進製程的生產製造也超過9成,更樂見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坐落台灣,讓我半導體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無論去日本、美國或是到歐洲投資,這都是台灣經濟力量的延伸。

軍工產業,他則說,蔡英文總統在任內追求國防自主,不管是勇鷹號教練機、潛艦,或是海巡署的艦艇,都是台灣自己製造。未來會延續國防自主路線,投入軍工產業發展。

至於安控產業,賴清德表示,因應中美貿易衝突,提供台灣非常重要機會去加入安控供應鏈,推動安控產業及伺服器等核心敏感產業。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