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漲水價?TAISE民調曝8成民眾支持調漲 這2地區意願較低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今(28)日公布最新民意調查,其中有8成受訪民眾願意接受水價調漲,主因是認為「調高水價可抑制用水量」,甚至認為水價可以調高至每度12元,不過南部民眾對於調漲水價持保留態度。TAISE表示,今年是第2年進行水資源民意調查,希望民調結果能作為政府經營管理水資源策略調整參考。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民調結果指出,8成受訪民眾願意接受水價調漲,主因是認為「調高水價可抑制用水量」。 其中多數可以接受平均用水費用由目前每度9.24元調漲至每度12元。另外有77.5%的受訪民眾認為調高水價可以抑制用水量。
若以區域差異來看,北部地區的受訪民眾多較能接受「水價上漲至12元」,但「願意上漲至16元」的比例卻較中部、南部地區的受訪民眾低。顯示推動合理水價,應可誘導民眾更加珍惜水資源,進而減輕供水壓力提升用水穩定度,並可改善自來水公司財務狀況。
為了瞭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對水資源衝擊的認知,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進行第2年的水資源民意調查,作為政府經營管理水資源策略調整之參考。
根據調查結果,受訪民眾的政黨傾向並不會影響台灣民眾對於政府管理水資源的看法。此外,民眾多認為「氣候變遷對水生動植物的影響程度嚴重」、「氣候變遷造成水生動植物種類嚴重減少」以及「最近3 年來之缺水事件與氣候變遷相關」。另外,受訪民眾多認同「工業用水應該優先使用再生水或海淡水」,且大多數受訪民眾接受使用「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過的回收水,來做為澆灌、沖廁、洗車用水」
近6成民眾反對缺水時以農業用水支援工業及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調查中,受訪民眾認為國內目前水資源的主要來源,以「水庫蓄水」的比例最高,其次依序為地下水、河川取水。但是實際狀況的順序卻為河川水、地下水、水庫蓄水。另外,受訪民眾認為國內水資源用水量最大的類別依序為工業用水、民生用水、農業用水;實際狀況的順序卻為農業用水、民生用水、工業用水。
受訪民眾對於國內水資源的來源與用水認知的情形,也影響了受訪民眾續答「缺水時移用農業用水來支援工業及民生用水」的結果。根據結果,受訪民眾有近6成表示缺水時不認同移用農業用水來支援工業及民生用水,較2023年調查結果上升約6.8%。
TAISE分析,民眾對於水資源的認知與地區無明顯差異,教育程度較高者不認同度較高。由於農業灌溉兼具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對永續環境有所助益,且有影響用水正義之嫌,或許民眾因此認為不應該拿來支援民生、工業用水。
枯旱時移用農業用水的策略,主要運用於水源取自水庫之灌區,如石門水庫、曾文水庫。長久之計,宜確實估算農業用水需求,並配合國家糧食政策,更有效的來運用水資源,多餘的水量才轉移給民生、工業使用。同時透過資訊公開、加強宣導及環境教育等措施,來增進國人對農業用水的運用、效益的瞭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