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三讀估明年7月上路 全國歸戶、稅率最高4.8%

歷經前天朝野協商無共識,眾所矚目囤房稅2.0版,19日在院會動用表決後三讀通過。

新制以家戶為單位,採取全國歸戶,涉及稅率的《房屋稅條例》第5條,非自住稅率依照政院版,上調為2%到4.8%;建商餘屋統依持有年限,適用2%到4.8%稅率。預計2024年7月上路,2025年5月房屋稅單將適用新制。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提高了多屋持有者的空閒持有成本,也就是當名下有很多房屋的時候,卻沒有出租或者是利用,我們就會加重房屋稅的負擔。」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質疑,「假設課稅現值長期偏低,那你稅率拉太高,也達不成、達不到該有的政策效果。」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則認為,「房屋稅屬於地方稅,稅率高低,完全取決於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不僅標準不一,也陷入中央和地方高喊低收的困境。」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說道,「考量各方聲音,來對於現在房屋持有成本偏低的長久問題,能夠有效地解決。」

囤房稅新制即將上路,房產專家分析,由於囤房稅稅基來自房屋現值,因此老宅影響小,對於持有新屋的囤房大戶來說影響相對大。

以台北市松山區,屋齡30年的30坪電梯大樓個案為例,原稅率約5千元,修法後以4倍稅率試算約2萬元,不容易因此拋售房屋。但若同區域新屋每年房屋稅若為2萬以上,翻4倍變8萬元,有感度明顯增加。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可能有一些業主他的成本會增加,但是成本增加是不是等於會拋售,抑或者是說等於他會去做其他的財務規劃。我們會認為短時間之內看不出來,但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明顯感受到,應該在房租的部分上面會被轉嫁掉。」

而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全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家戶歸戶統計擁有7戶以上住宅約4898戶,受影響人數不大。

專家認為,囤房稅仍保留地方政府在稅率區間內自訂空間,市場拋售餘屋的效果還有待觀察,而建商也可能考量稅率成本,堆疊到售價,房價要下修的機率可能並不是太樂觀。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囤房稅2.0三讀通過 財政部估影響445萬戶
囤房稅2.0三讀估明年7月上路 全國歸戶、稅率最高4.8%
囤房稅2.0三讀通過 非自住稅率最高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