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再生燃料廠拖3年 仍原地踏步

台中市府編列3億多元預算規畫設置固體再生燃料廠,市議員張玉嬿、謝志忠、王立任、黃守達卻發現,該計畫拖了3年沒進展,連設廠預定地外埔綠能園區都改成大里掩埋場,質疑計畫太草率。台中市環保局指出,將盡快辦理招標文件公告,預計最快年底前動工。

張玉嬿27日質詢表示,台中2019年垃圾焚化缺口均值是每日84公噸,2023年飆至每日234公噸,5年成長近3倍,垃圾沒法妥善處理風險與日俱增,大型廢家具清運由5天延長為10天,就是因廢家具難以去化,技術性延長清運時間。

張玉嬿進一步說,市府規畫加速去化垃圾,把廢棄物轉製為SRF再生燃料,2022年編1億7900萬,2023年編1億3600萬,規畫在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設置固體再生燃料廠,原本是2年設廠,2025年試運轉和營運,如今卻原地踏步。

張玉嬿批評,環保局與外埔園區廠商還有糾紛沒解決,所以無法取得土地設廠,改變地點至大里掩埋場,問題是當初廠址都沒確定取得,為何先編設備和試運轉委辦費,然後再連年辦理預算保留,搞得連場地都要重來,計畫過於草率。

張玉嬿質疑,外埔園區設廠規畫在室內,大里掩埋場則是露天,固體再生燃料廠那麼多設備,可露天搭設嗎?可以依原計畫全廠設置嗎?3億多元的預算計畫執行到「離離落落」,現在一切重來,恐影響營運效能。

環保局說明,該案為2年期計畫,原規畫設廠地點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因與促參投資廠商契約問題,改以大里掩埋場重新評估規畫,以套裝移動式設備於垃圾暫置地點運作,方便直接分類製成燃料,達到有效去化大里掩埋場堆置垃圾。目前已完成第1次招標文件審查,近日將召開第2次審查,預計最快年底前動工。

環保局指出,目前有7家有意投標廠商至大里掩埋場現勘,了解設置需求,並參考其他縣市案例,分選作業於掩埋場運作皆為套裝可移動式設備,環保局也要求造粒設備及成品堆置區域須設置遮蔽防雨設施,不影響計畫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