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排名第2失明原因「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如何早期發現治療?眼科權威解析

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而在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也是是國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圖片來源/freepik)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而在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也是是國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全台青光眼患者人數逐年上升, 2022年更已突破45萬,5年成長22%。

近年來由於高度近視人口比例增加,再加上診斷科技的進步,青光眼的發生率逐年提高,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

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青光眼惡化速度如小雪球自山坡上滾下,初期緩慢但隨著越滾越大,惡化速度就會加速,因此青光眼早期患者常「無感」,且視野缺損通常從周邊開始難以察覺,等到影響中央視野時,多半已進展到中後期,此時視神經可能已死亡50%「而且惡化速度已加快,患者會感受到視野有如斷崖式的大幅退步。」

究竟要如何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青光眼?

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察覺異狀時視神經已遭破壞

青光眼是一種會造成視力持續惡化且無法恢復的視神經病變,「臨床上會呈現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視神經退化及視覺功能受損,視神經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不可逆的視覺功能喪失。」台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科主任柯玉潔指出。

柯玉潔提到,因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等到察覺異狀時,視神經通常已遭相當程度破壞,加上青光眼是不可逆的疾病,因此若太晚發現才接受治療,視神經難以恢復,會增加失明的風險。

柯玉潔解釋,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球內部壓力(眼壓)過高,「人體的眼球內部充滿了一種稱為房水的循環體液,負責維持眼球內正常的壓力,而當眼球內作為排水管的隅角若塞住,房水排不出去,就會引起眼壓升高,因而造成青光眼的風險。」

眼壓正常也可能青光眼!醫:定期眼科檢查避免影響生活品質

隨著青光眼病情惡化,若未積極治療,視野缺損擴大恐影響患者日常工作與生活。根據美國眼科學雜誌研究指出,青光眼患者發生車禍風險高1.65倍,一年內跌倒的風險更高出常人2.3倍。

「但高眼壓並不是青光眼的必要條件,即使眼壓正常,仍然可能患有青光眼。」北榮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郭哲源分享,青光眼除了眼壓影響之外,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年齡超過40歲、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高度近視者與高度遠視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者,都是造成青光眼的危險因子。

郭哲源提醒,若本身為高危險族群者,應依照醫師囑咐定期追蹤,以降低罹患青光眼的風險,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則可以延緩疾病進展速度,減少青光眼對視覺功能的損害。

呂大文強調,許多患者以為「眼壓過高」才會青光眼,但亞洲85%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患者,意即患者眼壓正常,但視神經仍逐漸萎縮,因此容易被忽略。建議高風險族群如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三高患者如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等,皆應每年定期接受完整檢查,包括視神經眼底檢查、眼壓檢查、視野檢查,才能避免錯過早期治療黃金期。

呂大文建議高風險族群如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三高患者如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等,皆應每年定期接受完整檢查。(圖片來源/呂大文醫師提供)

青光眼疾病發展雪球效應,初期緩慢但隨著越滾越大,惡化速度就會加速,因此青光眼早期患者常「無感」。(圖片來源/呂大文醫師提供)

青光眼視神經損傷不可逆...醫提醒:切勿擅自停藥讓眼壓起伏

「除了面臨失明恐懼,患者生活更是處處挑戰,走路、閱讀、開車等日常都可能因視野缺損發生意外。」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提醒,視野缺損雖不可逆,但當今青光眼治療方式多元,目前除了眼藥水,還有雷射、傳統手術及新興微創支架手術等方式,患者可多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最重要的是積極穩定治療、維持良好作息,依然能享有與常人無異的生活品質。

目前青光眼治療第一線藥物以眼藥水為主,不過據台灣健保資料庫追蹤2年的研究報告顯示,超過3/4青光眼患者未持續使用藥物。

張珮瑤指出,患者因工作生活忙碌而忘記點藥,以及患者難以適應藥水副作用如乾眼症、眼睛紅癢等現象,都是擅自停藥常見原因。「由於青光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視野大多正常,因此患者常自行中斷治療,等到3、5年後再回到門診,視野已經黑掉一塊。」

張珮瑤表示,青光眼的視神經損傷不可逆,擅自停藥若眼壓起伏將加速視野缺損。「假使患者無法耐受眼藥水副作用,或是眼藥水眼壓控制成效不佳,可考慮進一步採取雷射或手術治療。」但她也強調,壞死的視神經無法再生,已喪失的視野也無法恢復,青光眼任何治療都只能延緩惡化速度,若患者確診時已是末期,本身的惡化速度就比較快,即使接受手術治療,僅能延緩,最終還是有可能失明。

為避免視神經持續損傷,張珮瑤提醒患者應定期追蹤檢查,若控制不佳,及早接受進一步治療,才是正確面對疾病的態度。醫師也鼓勵病友,確診青光眼並非世界末日,在醫療進步下,已可透過多元治療方案,挑選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減緩視野缺損擴大,保有自己的生活品質。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中國小米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市值單日暴增42億美元 但每賣一輛就虧1萬美元
消基會2023年鴨血攙偽調查測試 約7成鴨血含雞成分
財劃法修法》16縣市有共識 藍營將提案把中央多拿走的稅收還給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