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退休準備年齡提前到38歲 老後「2件事」讓人最擔憂

退休後你最怕什麼事?過去曾有英國研究發現,多數男性老後會擔心退休沒事做、沒錢養老等問題;女性則是擔心孤獨沒人陪伴、成為家中負擔等。但現在,這些問題可不只熟齡族擔心,連3、40歲的中壯年族群,恐怕也已經開始提早規劃退休生活。

台灣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甚至還可能提前到2025年。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退休、長照、銀髮照顧等議題,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最近就有幾項調查發現,老後普遍最擔心害怕的2件事,就是「沒錢」和「孤獨」,為老後做準備也有提前、年輕化的趨勢。

退休準備線大降,從43歲降到38歲

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20日共同發布「高齡社會退休大調查」,發現民眾對政府退休金制度信心再降低,自己準備退休金的信心度則提高,且退休準備年齡也大幅提前,普遍受訪者認為約從38歲就得開始準備,相較2016年的43歲,下調近5.5歲;退休需要準備的時間,也從過去的15年,延長至21年,顯現年輕世代對未來老後的危機意識增加

進一步交叉分析則發現,其中又以30幾歲、女性、勞工職業以及年薪位於50~100萬元的族群,最關注也最擔憂自己的退休準備是否足夠。

定存失寵,股票、債券成退休金首選

除了退休準備年齡年輕化,調查也發現,相較去年退休工具第1名的定期存款,今年則變成以「股票和債券」(59.1%)為民眾首選,其次才是「定存」(57.3%)與「保險」(53.2%),可見民眾對退休規劃的心態和工具選擇變得更為積極。

(「股票和債券」成為民眾退休準備工具首選。圖片來源:pixabay)

政大金融系教授楊曉文分析,年初時市場降息、銀行定存利率調降至1%以下,利息縮水會影響民眾的選擇,不少人因此萌生透過股市等方式理財比在銀行存放好的心態,但不可諱言,大多數人的理財觀念還是以「保本」為主。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針對個人退休金財源項目,「儲蓄所得」今年首度超越「第一層社會保險」,躍升至第1位,顯示民眾「退休靠自己」的信念逐漸加深,也願意投入更多錢,以每月願意投入退休平均額來說,從去年到今年,額度便從8,685元提高到15,086元,增加了近6,500元。

8成長輩渴望陪伴,熟齡孤獨感3年暴增3.9倍

另外,56789年齡實驗室與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合作,進行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發現從2017年至今,國人高齡孤獨感暴增3.9倍,近8成長輩渴望有人陪伴,超過5成中高齡者自認很孤單。

進一步分析孤獨者的人口特徵,發現孤獨感最強烈的,以65~74歲、國中以下學歷、月收入低於6萬元的無伴侶男性為主;若以縣市區分,孤獨指數最高的縣市則為雲林縣,其次是台東縣、澎湖縣。

(近8成長輩渴望有人陪伴,超過5成中高齡者自認很孤單。圖片來源:pixabay)

比較特別的是,此次調查也發現,相較國外如英國、加拿大等,國人的孤獨感又明顯偏高(相差約1.7~1.9倍);且在50歲以上高齡族群中,反而是年齡愈低者,孤獨感愈高,例如在51~60歲族群中,疫情前的孤獨指數為36.7%,81歲以上族群則為18.2%,疫情發生後,51~60歲族群上升至68.5%,81歲以上族群則上升為43%。

因此,56789年齡實驗室執行長黃采緹呼籲,縣市首長與社會除了關心弱勢長照、失能等議題外,也要留意熟齡族的心理健康問題;高發會創會理事長楊志良也說:「孤獨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憂鬱症的風險,而且很多高齡者其實都還能做很多事情,尤其現在社交媒體這麼發達,鼓勵銀髮族應多多保持社會互動。」

延伸閱讀:

如果你計畫10年內退休,現在就做5件事

你適合「以房養老」嗎? 6要點先評估

3個訣竅 少花錢又能過好生活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