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推"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籲提早進行生涯規劃

生活中心/莊柏驊 台北報導

生涯規劃不該只有學業、工作或婚姻,「生育」其實具有時效性,不少民眾錯過了適育年齡後,最終被動放棄生育,即使耗費再多的時間及金錢都挽不回,國健署編製人生大事旅行手札(ㄓㄚˊ),呼籲民眾及早規劃,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涯藍圖。

板橋高中學生胡寧芮:「當我在面對婚姻跟生育,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不知所措的。」這位高中生坦言,對於未來感到徬徨,但仍有無限可能,國健署邀請學生族出席人生大事旅行手札發表記者會,讓年輕人說出心聲。板橋高中學生胡寧芮:「身邊有一些姊姊,然後我也會發現說,她們對生育是有點困擾的。」師範大學學生林筑瑩:「讀完這本手冊後就會覺得說,(生育)它不是這麼可怕的事情,就是我提早把它,放到我的生涯規劃裡面,師範大學學生林筑瑩,其實是可行的。」


國健署推「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呼籲生育也要及早規劃
國健署推「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呼籲生育也要及早規劃


這部手冊很大篇幅,以漫畫方式分享過來人經驗,包括生小孩是女生的義務嗎?男生又該在伴侶關係中扮演什麼角色?最重要的是,生涯規劃不該只有學業、工作或婚姻,生育或不生育也該早點規劃。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 :「不管你最後決定生或不生,對你來講都是正確的選擇,因為這叫『生育自主權』,教育來講就是讓你經歷這個過程,你是怎麼做決定的,這個才是我們教育裡面該做的事情。」


國健署推「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呼籲生育也要及早規劃
國健署推「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呼籲生育也要及早規劃


國健署長吳昭軍:「以高中生跟大學生為主要的目標受眾,當然再更上的這些年輕在職場的,也是我們很適合讓他們來了解的,規劃裡面來講能夠納入這樣的,一個愛情跟婚姻、家庭,一個正確的觀念,特別是在生育的問題上,因為少子化大家都很清楚。」少子化社會的現代,年齡是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國健署建議把握生理女性20-35歲、生理男性40歲前的黃金生育期,也鼓勵國人在健康、愛情和婚姻中找出平衡,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涯藍圖。


原文出處:國健署推「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呼籲生育也要及早規劃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代理孕母有望開放! 民視直擊"人工受孕實驗室"
石岡"首間公托"開幕 台中公托數成長近9倍
《愛的榮耀》謝京穎「偷精懷孕」真存在?美國丈夫在外等妻子「人工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