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鐘每人揹債27.4萬元 財政部:資金入庫後就會下降

根據財政部國債鐘統計,截至5月10日,每位國人平均負債27.4萬元。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16)日指,該數字已創了歷史新高。財政部晚間回應表示,國人揹債金額略增係因台電增資、軍公教年節獎金、地方補助款、健保補助費等,待資金入庫後,國債鐘的國人平均負債數字就會下降,而且我國政府債務管理已獲國際高度肯定。

財政部今晚說明,我國嚴格控管年度歲入歲出差短及債務規模,落實財政紀律,債務比率自2011年高峰的36.3%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28.3%;截至今年5月10日實際數比率為26.5%。

至於5月10日那天的國債鐘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7.4萬元,為短期資金調度結果。財政部將於今年5月17日即時清償短期債務480億元,使人均負債降至27.2萬元。

財政部表示,歷來國庫第1、2季除撥付各機關日常支出外,尚須撥付中央政府軍公教人員年節獎金、地方政府補助款、健保補助費等,加計5月上旬前陸續撥補台電公司增資股款1,001億元,需以短期融資因應致國債鐘略升。

這一情形是短期資金調度結果,並不影響國家財政穩健之趨勢,待5月、6月大宗稅款入庫後,其餘短期債務也將陸續到期清償,另將於6月執行今年度債務還本預算,國債鐘將可持續下降。

財政部也說明,國際信用評等機構認為相較同群組經濟體債務水準仍高於疫情前,我國繼續恪遵財政紀律及減少政府債務,持續強化財政效能,對比於全球各國政府債務負擔普遍惡化,我國藉由有效債務管理,維持債務結構穩定,並隨時間推移降低利息成本,確實有助強化財政紀律及維持財政健全。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上午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財政部長莊翠雲有關國債鐘國人平均揹債27.4萬元,已創歷史新高一事。莊翠雲則當場說明,相國債鐘的數字是浮動的,往往年上半年通常是國債鐘高峰,因為在大筆稅款入庫前,往往會藉短期融資來融通資金,等到5月、6月大筆稅款入庫後,就會優先還債,國債鐘數字也就會下降。

更多太報報導
上任前與業界交流 準經長郭智輝:新政府規劃日美墨設科學園區 也會確保國內用電
新青安房貸反成炒房幫凶?阮清華澄清只是代罪羔羊會加強勾稽
進口保健食品關稅高達30% 經濟部允諾1個月內提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