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劇團《盛夏》開鑼 7齣好戲串起經典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光劇團《盛夏》25日至27日臺灣戲曲中心登場,連續三天串連7齣傳統京崑經典,技藝成熟演員群攜手,獻演觀眾敲碗要求好戲,青年丑行陳元鴻、老生演員盛鑑、武生戴立吾挑大樑,分別搬演《徐九經》、《失空斬》、《八仙過海》,帶領戲迷回歸夏天的戲臺。

25日(週五)晚場安排丑行經典好戲《徐九經》,去年由青年丑行演員陳元鴻挑大樑,演出精選段落;今年應觀眾要求,推出完整版,呈現精彩大結局。

26日(週六)午場獻演崑版《蘆花蕩》和余派經典《失空斬》。《蘆花蕩》可看到戴立吾飾演「張飛」,黃世苰演「周瑜」,此劇有別於一般京劇常見版本,為崑曲名家陳金雀傳授「富連成」後人一脈相承的經典,別具意義。

《失空斬》由「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三國名場面組成,老生演員盛鑑主演,觀眾通常想到他在新編戲的俊美扮演,例如《狐仙》中的狐仙,或者《百年戲樓》的小雲仙,但他一心想鑽研余派老生(余叔岩)藝術,從發音、吐字、行腔無一不講究,值得戲迷體會京劇技藝成熟演員不斷追求的一面。

余派「十八張半」有「失街亭」和「空城計」,運氣行腔雍容沉著、平正不苟,舉重若輕,端莊肅穆。雖然這是諸葛亮在司馬懿面前的故作鎮靜,同時也是余派唱腔「不火爆、不誇張」的表現。《失空斬》之難還不只在主要唱段,每一句散唱都要精心講究,而從出場的大引子(雙引子)到「三報」,念白火候、尺寸和整體氣度韻味,無一不是關鍵。盛鑑每次都做足準備,希望觀眾不只看到他的跨影視多元化創新人物,更希望觀眾體會余派發音、吐字、用氣、行腔的火候韻味以及蘊藏其中的孤傲之氣。

《失空斬》主排為「演而優則導」的唐文華,他以往重心都在鑽研演技,如今身兼主排一職,跳脫演員身份,且保有演員對於舞台特有敏銳度,如何讓經典老戲排出當代審美節奏,又保留傳統韻味,值得期待。

27日(週日)午場再現新加坡公演劇目《八仙過海》,由張珈羚、戴立吾主演,這齣戲剛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演出,大獲好評,展現出青年演員的活力及漸臻成熟的技藝。同日還有王逸蛟、陳長燕主演的《平貴別窰》,將細膩演繹薛平貴跟王寶釧的動人情感;王耀星主演的《春秋亭》是程(硯秋)派經典;劉化蒂主演的《宋江題詩》將以純熟唱功,唱出一般觀眾較少關注的宋江殺人後心境。

余派經典《失空斬》呈現「不火爆、不誇張」的唱腔表現。(國光劇團提供)

《平貴別窰》由王逸蛟、陳長燕主演。(國光劇團提供)

劉化蒂主演《宋江題詩》以純熟唱功,唱宋江殺人後心境。(國光劇團提供)

王耀星主演的《春秋亭》是程派經典。(國光劇團提供)

崑版《蘆花蕩》可看到戴立吾飾演「張飛」。(國光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