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出現首例孩童患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醫籲家長帶孩童打疫苗

國內出現首例孩童患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黃瑽寧醫師籲家長帶孩童打疫苗
國內出現首例孩童患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黃瑽寧醫師籲家長帶孩童打疫苗
黃瑽寧醫師表示,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好發年齡介在0到19歲,其中以6到12歲最多
黃瑽寧醫師表示,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好發年齡介在0到19歲,其中以6到12歲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6日)公布國內新增53023例確定病例,分別為31例境外移入及52992例本土個案。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36例,其中16人死亡,另外出現1名孩童康復後患多系統炎症徵候群,因此醫生提醒家長,儘速帶孩童施打疫苗。

 

國內本土病例新增124人為中症、119人為重症、151例死亡個案,其中有146例具慢性病史、110例沒有接種完整疫苗。兒童重症比例大約為0.05%,但即便是輕症在家照護也要十分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因此指揮中心特別邀請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分享如何在家照護確診兒童。

 

黃瑽寧醫師表示,以Omicron流行期來說,大約有2/3的孩童會有發燒的症狀,此時就必須使用退燒藥品,切勿讓孩子持續發燒,因退燒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觀察精神活動力。黃瑽寧醫師說,在視訊門診時只要看到孩子抓著母親的大腿緊緊不放,就代表孩子並無大礙,因真正進入重症跡象的孩子連抓的力氣都沒有甚至乖乖躺著,這就十分奇怪了!若家長在使用退燒藥,發現孩子仍沒有退燒甚至燒超過41度,表示大腦的體溫調節出了問題,且疑似有腦炎的前驅症狀,就必須儘速就醫。

 

此外,國內出現首例孩童罹患多系統炎症徵候群,黃瑽寧醫師表示,主要是新冠病毒已清除,但身體免疫反應還沒穩定,確切發生率還不明確,也不清楚有多少比例會發生,甚至成人也有機率,主要好發年齡介在0到19歲,其中以6到12歲最多,如果兒童與青少年確診COVID-19後,6週內持續發高燒且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皮膚出疹、眼睛充血、頭暈等任一症狀,就要儘速就醫評估,並且跟醫師詳細報告症狀,大部分兒科醫師一定都會想到這個疾病,會做後續的處理,儘早發現也可以降低死亡率。

 

黃瑽寧醫師也說,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施打一劑疫苗即可有效降低97%的多系統炎症徵候群,而臺灣目前5到11歲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六成,家長不必過度擔憂,建議尚未施打疫苗者,家長要儘早讓孩子施打疫苗。

◤疫情升溫緊張 孩童防護要做好◢
MIT孩童口罩50入 最低$129起
兒童專利益生菌 買一送一優惠中
多多勤洗手 獅王洗手乳88折起
酒精消毒必囤 6入組再送4噴頭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