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 健保給付 女嬰植入人工耳蝸

10個月大女嬰言言,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雙耳未通過,於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追蹤檢查,確定為極重度聽力損失,連飛機起降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都聽不到,將嚴重阻礙言言聽力及語言發展,建議家長需趁早考慮進行人工耳蝸(電子耳)植入。中國醫大附醫陳冠華主任指出,對於重度以上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大於七十分貝)的病人,助聽器音量已經不足,須植入人工耳蝸方能改善聽覺;然而,言言母親在巨大經濟壓力之下(人工耳蝸自費一套100萬台幣),僅能先預訂植入單耳(健保只給付一耳),幸運的是,衛福部健保署今年7月1日起放寬政策,改為健保給付未滿18歲重度聽損者雙耳人工耳蝸,為使言言能夠擁有雙耳優勢,言言媽火速與中心連絡更改為雙耳植入,並順利於7月20日進行雙耳健保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術後隔天開機,言言即有聽到聲音轉頭尋找聲源的反應,植入2個月左右,已開始有口語發展,可回應家長,與家長互動,言言也是全國第一位健保給付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成功的個案。

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陳冠華主任說,全台每年新增40名重度聽損新生兒;對於雙耳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嬰幼兒來說,兩歲前盡早進行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是比較理想的治療選擇。

陳冠華主任強調,在歐美日韓等國,已把「嬰幼兒雙耳人工耳蝸植入」當作先天性極重度以上聽力損失的標準治療,今年針對十八歲以下兒童,衛福部健保署於七月正式宣布雙側人工耳蝸植入納入健保給付,將大幅減少聽損兒童家庭經濟負擔,預估每年將有數百名嬰幼兒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