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10歲童確診康復後併發MIS-C 台大醫曝關鍵:症狀嚴重恐休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台灣日前出現首例「兒童多系統性發炎症候群」(MIS-C)個案,該名10歲男童在確診新冠肺炎後康復,經過1個月,便出現反覆高燒、腹瀉、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被診斷為罹患MIS-C,引發外界關注。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8日在臉書粉專「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直播中指出,雖然MIS-C引發的嚴重病症使得家長不敢掉以輕心,但從數據資料來看,亞洲人種患新冠肺炎後併發MIS-C機率稍低。

李建璋說明,MIS-C首例個案是2020年在英國發現,是感染新冠肺炎後引起的併發症,症狀近似於川崎氏症,包含眼睛充血、全身紅疹、拉肚子、嘴裂、草莓舌、高燒、呼吸喘及拉肚子等,嚴重者可能心臟冠狀動脈擴大,甚至休克。

至於為何幼童感染新冠肺炎後,會併發MIS-C?李建璋指出,目前學理上較為合理解釋是,新冠肺毒當中的棘蛋白,對兒童來說是超級抗原,若病毒未被清除乾淨,可能引發全身發炎反應。他進一步解釋,兒童染疫後,全身免疫系統雖會發動攻擊,但有些病毒會躲進身體裡,尤其最常躲在腸胃。而腸胃擁有的病毒受體量,是呼吸道的100倍以上,使得新冠病毒不僅難以清除,最長還可以存活9個月。

李建璋表示,確診新冠肺炎後併發MIS-C的案例在歐美特別多,美國分析後發現,拉丁裔併發MIS-C比例最高,再來是黑人、白人,亞裔小孩得到比例非常少,顯見幼童染疫後併發MIS-C的機率有人種差異,這也是為何台灣幼兒確診數1800多例,卻只有1例併發MIS-C。

李建章強調,MIS-C引發的病症嚴重,家長要小心,但從數據來看,亞洲人種併發MIS-C機率稍低,算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李建璋表示,他在觀看研究資料後發現,在染疫後併發MIS-C幼童中,有3分之1為肥胖者,飲食文化、戴口罩習慣,很可能是導致美國不同族裔小孩得到MIS-C機率不同的原因。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美國為何卡軍售案?軍方內部爆「陰謀論」:送台灣當砲灰,消耗中國國力
相關報導》 近40萬人接種3劑疫苗仍染疫 最新突破性感染率出爐

◤疫情升溫緊張 孩童防護要做好◢
MIT孩童口罩50入 最低$129起
兒童專利益生菌 買一送一優惠中
多多勤洗手 獅王洗手乳88折起
酒精消毒必囤 6入組再送4噴頭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