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2/25舉辦「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30冊:基隆228 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 圖:國史館提供

[Newtalk新聞] 為紀念228事件,國史館將於2月25日發表新書「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三十冊。基隆市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為基隆要塞司令部所在地,係傷亡慘重的縣市之一,其中基隆要塞部隊也被民間指為殺人最多之部隊,基隆更是增援軍隊登陸鎮壓屠殺百姓的起點,這本書將揭露基隆市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受慘烈鎮壓的情況。根據民間記載,當時人在台北的楊基振曾觀察到,「全島最慘者為基隆與高雄,高雄之情形不詳,基隆遭虐殺者2千人以上,屍體悉數投棄於海中」。

「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三十冊檔案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基隆市政府、基隆市議會、基隆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等國家檔案。基隆市政府全宗的「二二八事件」、「汽車管理處人員移交」 兩案為構成本書的主要檔案。

在二二八事件期間,基隆市軍、政負責人員,分別是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基隆市長石延漢。史宏熹曾電參謀總長陳誠轉軍務局長俞濟時,祈中央速決鎮壓政策,派軍率二師或一師兵力「來台鎮壓」。雖蔣介石早於3月5日下令派兵來臺,但史宏熹此電仍可證以武力解決的基本心態。

時任基隆市長石延漢在二二八事件後,傳給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代電寫「有細小枝節,但未滋事故,並無傷亡」。不過,據行政院研究報告卻指出,「基隆碼頭一帶碼頭一帶槍聲時起,有市民遭槍擊斃,是有死傷」。

此外,此書收錄基隆市政府編寫的二二八事件報告書,過去僅見基隆市損失及傷亡統計,未見報告書本文。不過市府報告書在敘述國軍鎮壓行動及人民死傷統計,存在著避重就輕情況。基隆市長石延漢暗指報告書中關於國軍到達後的情況,要塞司令部「恐有一部份不肯宣佈」。

書中更揭露,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時任基隆市政議員及民團曾組成基隆市處委會,負責事件善後工作、恢復基隆市治安。時任副議長兼市處委會糧食組長楊元丁在市處委會開會時,表示事件發生是因長官獨裁、貪官汙吏多,並指出外省人不是完全壞的、應納民意及組織處理善後。不畏批評政府的表現,卻遭「棄屍河中」。

「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三十冊中的補償與紀念單元,收錄受難者有陳獅、王萬居、王國家、張明、甘清波、陳水金等受難家屬填具資料清查申請書及檢附資料,由1992年基隆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受理,為國史館的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首度收錄90年代後的縣市政府配合中央政策,展開二二八的善後補償的前置行政作業。

其中,原在基隆通運公司上班的張明,1947年3月11日出門後便從未返家,其受難事實記載:「3月16日始在基隆港東岸碼頭港中,發現浮屍, 屍體與……王萬居先生捆綁一起,頭部及身體槍傷多處,直立於海水中,死狀極慘」。

另一事件受難者陳水金,受難事實根據其子陳明男所述,提到「3月11日上午,有三名身著軍裝,藉說有事洽商,強押帶走先父,迨至是日下午三點親友逕告先父已身中三槍倒地在本市中華路三號,現地為基郵局第十支局。先父 身上金錢、手錶、大衣均被搶奪」。

至於紀念228事件的部分,書中紀錄到,基隆市二二八關懷協會曾透過市議會,要求重建或遷移「基隆市二二八紀念碑」,以及將「和平廣場」正名為「二二八和平廣場」,但基隆市政府卻以無經費回絕、已具有「兼具包容性」維持原名。

雖然基隆市二二八關懷協會兩次提案均被市政府拒絕,然而對受難者家屬而言,基隆市二二八紀念碑無論以何形式、碑文或設置地點存在,仍缺乏與二二八歷史現場有所連結。

另外,1947年台灣旅滬六團體曾指出,基隆屠殺方法慘酷絕倫,「基隆軍隊用鐵絲穿過人民足踝,每3人或5人為一組,捆縛一起,單人則裝入蔴袋,拋入海中,基隆海面最近猶有屍首浮出」,甚至有割去青年學生耳鼻及生殖器,用刺刀戮死。

上述令人怵目驚心的民間紀錄與觀察,不見於官方檔案,這是官方檔案的侷限之處。這次出版的官方檔案只是基隆二二八的一塊拼圖,唯有結合非官方的素材,以及民間自力搶救的口述歷史,方有可能讓我們更加逼近基隆二二八的歷史真相。

國史館今年2月25日將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舉辦的「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三十冊新書發表會,將由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擔任主持人,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二二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致開幕詞,此書編者之一吳俊瑩也將親自進行新書介紹,並邀中央研究院黃富三、林正慧,玄奘大學教授侯坤宏、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舉行座談,以及基隆市228公義和平協會會長周振才、基隆市議員張之豪、馬克吐溫國際影像總監汪怡昕擔任綜合討論特別來賓。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蔣萬安批中正紀念堂轉型「吃飽太閒」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騙選票的「假掰政客」
二二八受難者湯德章紀念日 基進黨以在地化路名覆蓋中正路

時任副議長兼市處委會糧食組長楊元丁在市處委會開會不畏批評政府的表現,卻遭「棄屍河中」。   圖:國史館/提供
時任副議長兼市處委會糧食組長楊元丁在市處委會開會不畏批評政府的表現,卻遭「棄屍河中」。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中山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中山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中山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中山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仁愛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仁愛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要塞司令部。   圖:/作者吳俊瑩提供
基隆要塞司令部。 圖:/作者吳俊瑩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仁愛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仁愛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要塞司令部。   圖:作者吳俊瑩提供
基隆要塞司令部。 圖:作者吳俊瑩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仁愛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仁愛區死傷調查表。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經過情形報告書「三月八、九、十日條」。   圖:國史館提供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經過情形報告書「三月八、九、十日條」。 圖: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2月25日將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舉辦的「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三十冊新書發表會。   圖: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2月25日將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舉辦的「二二八事件檔案編彙」第三十冊新書發表會。 圖:國史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