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與22國醫衛專家 參訪林口長庚醫院AI醫療卓越成就


臺灣醫療及資通訊產業發達,近年在⼈⼯智慧(AI)的蓬勃發展下,更被應⽤在精準醫學的發展,故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國合會」)特辦理「智慧醫療AI運用研習班」,邀請來自瓜地馬拉、巴拉圭、阿根廷、斐濟等22國的醫療衛生官員與專家參與。研習班除介紹臺灣優質的智慧醫療服務流程,及如何運⽤科技提升醫療院所⾏政效率也降低醫療成本外,並安排AI醫療推展卓越之醫療機構參訪。

林口長庚醫院自2018年5月起,成立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積極開發並推動AI在臨床醫療的應用,2023年2月成為全台首間獲智慧醫材許可的醫院,推出超過40個臨床模型,並完成5項生成式AI專案。本月初全球知名晶片大廠輝達(NVIDIA)除在官網宣布與長庚醫院深化合作關係外,其醫療業務部門副總裁亦特地來台拜訪林口長庚醫院,共商未來合作計劃。

骨科高軒楷副教授(右一者)進行AI技術輔助小兒髖關節超音波檢查之介紹,並安排學員實際操作,引發與會者濃厚興趣
骨科高軒楷副教授(右一者)進行AI技術輔助小兒髖關節超音波檢查之介紹,並安排學員實際操作,引發與會者濃厚興趣

此次國合會「智慧醫療AI運用研習班」安排於本月25日至林口長庚醫院參訪,由賴瓊慧副院長率領國際交流中心許翔皓主任、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郭昶甫主任共同接待,會中分享林口長庚近年來在AI臨床應用的各項亮眼成就,包括已取得食藥署醫療器材許可證的3項輔助診斷軟體,還有運用語音智慧化的護理會診「AI學姊系統」,可協助醫療決策並回應病人需求,強化專業支援、照護病人並簡化臨床工作流程;解剖病理部陳澤卿主任亦介紹如何運用數位病理提升病理科醫師判讀效率,提升醫療品質。

另由骨科高軒楷副教授進行AI技術輔助小兒髖關節超音波檢查之介紹,並安排學員實際操作手持式超音波系統,透過此AI軟體的輔助,能即時判讀髖關節骨骼肌肉的特徵,讓學員實際體驗用超音波找出罹患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嬰幼兒,引發與會各國醫衛官員濃厚興趣。

會中各國醫衛官員與專家均對林口長庚醫院能將AI實際運用於病人照顧,並有效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留下深刻印象,現場交流熱絡。與會人士皆期待在此基礎下,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國際合作,共創全球健康。

更多新聞推薦

民進黨杯葛國會改革法案 朱立倫:害怕弊案被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