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署舉辦112年開發許可審查評鑑頒獎典禮共表揚獲獎6縣市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前排右四)主持「112年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查作業評鑑」頒獎典禮,與獲頒「審議貢獻獎」得主合影。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前排右四)主持「112年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查作業評鑑」頒獎典禮,與獲頒「審議貢獻獎」得主合影。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前排右四)主持「112年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查作業評鑑」頒獎典禮,與獲頒「審議貢獻獎」得主合影。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及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日前共同出席「一一二年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查作業評鑑」頒獎典禮,並親自頒發「審議模範獎」、「審議創新獎」及「審議貢獻獎」三獎項之獲獎縣市政府。吳署長表示,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制度已推動執行近三十年,直轄市、縣(市)政府審議核定的案件已達九百餘案。過程中,也經由評鑑方式給予縣市及承辦同仁肯定與鼓勵,謝謝大家的付出及努力,才能夠讓相關業務能夠順利推展。

吳堂安次長表示,「審議模範獎」分為直轄市及縣(市)二組,榮獲肯定的五縣市,包括桃園市政府、高雄市政府、苗栗縣政府、宜蘭縣政府、彰化縣政府,其在審議作業的即時性、正確性及審議資訊公開的完整度等面向,獲得評審肯定。同時補充說明,因應國土計畫法上路,未來「開發許可」制度會轉軌為「使用許可」制度,也需要借重各位同仁的力量,讓此制度能夠順利轉換及推展。

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表示,除既有審議模式外,也鼓勵地方政府提出各項精進及創新的措施,讓整體制度及審議效能可以更加優化,「審議創新獎」由高雄市政府、桃園市政府、臺南市政府獲獎。其中,高雄市政府善用科技輔助,成立無人機空拍攝影小組,以迅速掌握非都市土地開發基地周邊現況;桃園市政府強化跨局處合作,建立單一窗口機制,簡化行政及審查程序;臺南市政府推動無紙化審議,並建置共同資訊平台,讓審議的行政經驗能有效傳承等,相關創新經驗及施政措施,也值得其他縣市參考借鏡。

內政部及國土管理署於頒獎典禮上,並公開表揚「審議貢獻獎」十八位得主,肯定這群長期在直轄市、縣(市)政府服務且長期投入開發許可審查工作及表現績優的同仁,也期許直轄市、縣(市)政府能互相觀摩及經驗交流,讓審議經驗能累積與傳承,共同提升審議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