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金身遊臺灣。(圖文:寧德宣傳部提供)
陳靖姑金身遊臺灣。(圖文:寧德宣傳部提供)

陳靖姑金身遊臺灣。(圖文:寧德宣傳部提供)

明萬曆《古田縣誌》、清乾隆《古田縣誌》載,宋代建寧人陳(徐)清叟子婦患怪胎,一陳姓女子為其救產,臨別時對清叟說,「某居古田縣某處,左右鄰某人,異日若蒙青眼,枉顧為幸」。後清叟知福州,「遣人尋訪所居」,鄰舍雲,「此間只有陳夫人廟,嘗化身救產」。「陳(徐)為請于朝廷」,宋淳祐間(1241—1252年)封陳靖姑為「崇福慈濟夫人」,賜額「順懿」,嗣後臨水宮出現「祈禱無虛日」之盛況。之後陳靖姑又被尊稱為「臨水夫人」「夫人奶」「大奶娘」「陳太后」「順天聖母」等。明張以寧《順懿廟記》亦載云:「古田東去邑三十里,其地曰臨川,廟曰『順懿』,其神姓陳氏,肇基於唐,賜敕額于宋,封『順懿夫人』。英靈著於八閩,施及于朔南,事始末具宋知縣洪天錫所樹碑。皇元既有版圖,仍在祀典」。古田臨水宮因而成為福建及周邊廣大地區陳靖姑信俗的祖宮和祭祀中心。

陳靖姑信俗是目前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區極具影響的民間信俗之一。此俗約肇于唐,興于宋元,盛于明清,千百年來香火不斷。據明萬曆《古田縣誌》載,陳靖姑生於唐大曆二年(767年),幼聰穎明慧,賢淑端莊。年十三,蒙許遜真君錄入門下,授以道法。三年學成歸里,奉親命適古田縣劉杞公為妻。夫人本好生濟世,常以閭山正法攝伏魔精,救人厄難。貞元六年(790年),福州大旱,陳靖姑脫胎祈雨,不幸身亡,卒年24歲,時人以其肉身於古田立廟祀之。古田臨水宮始建於貞元八年。陳靖姑民間信仰波及閩、臺、港、澳、浙、贛、湘、粵、桂、鄂、皖等省(區)和世界華人社區。影響人口8000餘萬,臨水分宮分廟4000餘座,成為一種有特殊文化內涵的民族文化現象。

古田臨水宮成為陳靖姑信仰的發源地後,其影響日益擴大,逐漸有了地方官府參與祭典,使之成為官民並祀的聖宮,並在各地出現許多分廟。如據《將樂縣誌》記載,該縣夫人廟「祀三奶夫人之神」,其廟于「宋紹興元年建」。莆田之明代《興化縣誌》所載的夫人廟為「廣福娘廟」,稱陳靖姑歿後「家家奉香火」,于宋紹興中該縣「汾陽人始立為廟」,可見南宋時「臨水夫人」分廟已分布各地。各地興建臨水宮分宮分廟後產生了到古田臨水宮來朝聖迎請聖火之「請香接火」儀式,各地信眾來古田臨水宮為陳靖姑慶祝耶誕,並從祖宮請香接火回鄉祈神醮儀,演繹成俗,請香接火活動日趨頻繁,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制度化的請香接火民俗活動。

古田臨水宮請香接火儀俗是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社火儀式和民俗文化活動,是陳靖姑信俗的載體,一年四季都在進行,尤以每年農曆正月陳靖姑誕辰月份最為隆重。各地信眾以社區或宗族為單位組成儀隊,在福首的引領下,隨帶道師長途跋涉至臨水祖宮祭拜陳靖姑,以求消災祈福、求嗣得子、求財得利及平安吉祥,並帶香火回鄉舉行慶醮儀式,使吉祥遍布鄉里。

臨水宮由於宋代朝廷賜封而成為八閩及浙贛周邊地區「臨水夫人」信仰的中心和道教閭山派的發祥地,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陳靖姑神誕前後,不僅香客雲集,而且儀隊也從四面八方匯攏而來。特別是農曆正月十五,既是傳統的元宵節,又是傳說中的「臨水夫人」神誕日,各地信眾多將歡慶元宵與慶祝神誕相結合,組織隆重的慶醮社火活動。

古田臨水宮作為祖宮,不僅竭力做好慶誕祭典以昭示祖宮風采,同時還要妥善安置數百個來自各地的儀隊。負責每年例行祭典及請香接火儀隊安置事務的機構為臨水夫人會,此會由臨水宮附近社區的中村、宅裡、橫洋、梅坪、高洋、芝山、安章、丘地、澄洋、隆德洋、沂洋、芝蘢、潘厝等十三個村的村民聯合組成,會首為輪值制,由各村族長或有影響的人物任福首,每村的福首輪流分管臨水宮請香接火活動及全年宮廟事務一年,周而復始,故上述各村均以臨水稱之。自明代以後,夫人會由社會捐贈及宮廟樂捐盈餘而置辦廟地和田產,故擁有「夫人田」和「夫人山」,以其收租用於請香接火儀式及全年開銷。常住宮廟的廟祝,負責宮廟香火供奉及賓客接待。夫人會輪值福首于請香接火前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如打草清路、潔淨宮殿、搭蓋雨棚、設置茶水、築灶安鍋、維持秩序等,使遠近香客得到方便和安全,如此年復一年,臨水宮各村民眾與各地香客結下了深厚情誼。

各地每年赴臨水宮請香接火的儀隊,由供奉「臨水夫人」陳靖姑的臨水宮、大奶廟的宗族或社區信眾組成。每一儀隊都由輪值福首領隊,儀隊成員主要為「臨水夫人」之香客、義子和鼓樂隊的吹鼓手,並有當地道師隨行。儀隊的組成時間由於地區的遠近不同而異,如浙江溫州和閩東壽寧、福鼎等地儀隊則于年前就已組建,古田、屏南的近鄰村落則於農歷正月十二、十三前組建。每支儀隊所備請香接火的器具均有開路旗、鑼鼓、涼傘、香亭及供品,而大型儀隊則有神輿、神像、鑾駕執事和香亭、香爐等器物。以往儀隊多徒步,遠離臨水宮的地區,常在農曆正月初三出行,往返步行長達五六天必須將所請的香火趕在農曆正月十三帶回村,以便舉行社區大型祈福慶誕醮儀。福安、壽寧的儀隊則于除夕夜到達臨水宮,以爭初一日凌晨第一爐香火。由於信眾視臨水宮祖宮的香火為聖火,相信新的香火會給人們在新的一年帶來新的氣象,帶來美好的生活,因此,香客們都跋山涉水、不避艱難,年復一年到祖宮請香接火,並樂此不疲。

每個儀隊在宮內的請香接火儀式程式由「下馬安奉」「請神獻供」「起馬迴鑾」三部分科儀組成。三個科儀中,「下馬安奉」與「請神獻供」都較簡單,即是將儀隊帶來的象徵其社區臨水夫人宮的神位(香爐)安頓下來,同時也給祖宮的夫人神行祭拜和獻禮。而最主要的科儀是離開祖宮前,于正殿中舉行的「起馬迴鑾」。該科儀的時間為一個多小時,所有儀隊成員列隊于正殿中,參與此科祭拜儀式。其科儀包含十個內容,即:

角時:鳴角諱壇、藏身、開壇。

洒淨:洒淨壇場,請神降臨。

勸酒:敬各方尊神五巡酒。

獻供:敬獻香、花、燈、涂、茶、果、食、財、珠、衣等十種供品(一般為五供)。

開閭山門:請法神、五方結界。

度橋:以科法起度金橋,迎神鎮境,保境安民。

發兵:發動閭山仙兵護駕。

取火:于祖宮香爐中取神火(炭火)入本宮香爐。

討聖筶:以筶杯「三聖一陽」驗筶以證聖火是否取到,神是否願意迴鑾。

出殿:辭神,眾以旗鑼涼傘開道,繞祖宮神三匝,道師駕閭山門引眾出宮,並護聖火起程。

以往閩東、閩北及古田本地的儀隊,還帶戲班到宮中戲臺演戲酬神,清道光、咸豐年間所演劇種以北路戲和平講戲為多,民國以後則閩劇興行。戲臺上的酬神演戲成為請香接火儀俗的一個組成部分。請香接火儀隊通過古田臨水宮這一有強大包容性的文化空間,展示各地不同流派的道教科儀、民間音樂、戲曲舞蹈、傳統武術、民間曲藝等藝文形式,表達民眾迎聖火、祈福祉、求平安的願望,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通過請香接火儀俗弘揚陳靖姑抑惡揚善、扶正袪邪的品質及其獻身精神和人格魅力,促進了鄉土和諧向善氛圍的形成。

以請香接火儀俗為載體的陳靖姑信俗讓海峽兩岸同胞在人同祖、神同緣的共同儀俗中增進了情感交流和對中華民族根文化的認同,加深了海峽兩岸的「五緣」情懷。作為請香接火活動所在地的古田臨水宮是福建省四大對臺文化交流基地之一,在臺灣有400多座臨水分宮分廟,20多年間臺灣來古田祖宮朝聖者達40餘萬人次。

陳靖姑信俗具有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徵,具有強大的社會凝聚力,在社區村落、種族群體和宗族內部產生了巨大的聚合作用;在朝拜母親神方面,對海外僑胞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影響波及東南亞及世界華人社區,具有重大保護價值。

2008年6月,「陳靖姑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5月,陳靖姑祖廟———臨水宮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