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災日 北市轄管學校實施防空地震避難演練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1日電)適逢國家防災日,台北市轄管各級學校今天進行防空地震複合式疏散避難演練,演習警報一響,學生紛紛在教師引導下前往避難地點,實施趴下、掩護、穩住等保命步驟。

台北市轄管各級學校今天上午進行國家防災日防空地震複合式災害疏散避難演練,北投區新民國中校長施俞旭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經過918地震後,學生被搖出危機意識,對演練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了。

施俞旭指出,新民國中校舍屋齡逾50年,又位處山坡地,樓梯還是旋轉樓梯,若遇到緊急災害需要快速疏散,動線就顯得非常重要,能夠依此行動的知識及緊急應變能力更重要,演練能夠幫助師生加強熟悉度。

松山區民族國小校長黃耀農表示,在演練前便透過課程安排,讓學生看見實例照片及影片,加深對避難重要性的認知,因此上午的演練從幼兒園到高年級學生都很認真。

黃耀農說,此次演練特殊之處在於全校師生都須參與,除了學生鑽到桌子下,老師也要落實「趴下、掩護、穩住」等步驟,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前往大直高中視察致詞表示,感謝師生配合,23年前的今天凌晨發生大地震,造成2455人死亡、上萬人受傷,還有8萬多棟房屋損壞,加上今年發生俄烏戰爭,北市府開始檢視遇到緊急災害時如何動員,並將這類活動合併舉辦。

柯文哲指出,遇到危急時,要知道避難處在哪、怎麼過去,甚至傷者安置處都要想先好,動線如果沒有事先規劃,就容易發生踩踏狀況。

柯文哲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北市這次共有200多所學校同時做演練,已要求各校結束後寫改進事項,交給教育局彙整,送到市長室滾動式修正。

媒體詢問,國民黨議員汪志冰質疑台北市沒有編列預算採購防災頭套。

對此,柯文哲回應,要確實可行、有保護作用的方法才採納,所以基於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評估後,目前以訓練學生使用隨手可得的書包保護頭部為主。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各種災害來臨的可能性無法完全排除,但「勿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期盼透過頻繁演練,讓正確避難觀念及動作從學生扎根,進一步擴散到家庭、社會。(編輯:戴光育)1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