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作品再現風華 六合境馬公廟門修復完工復位

馬公廟六扇門神修復完成,市長黃偉哲主持復位揭幕儀式。 (記者林雪娟攝)
馬公廟六扇門神修復完成,市長黃偉哲主持復位揭幕儀式。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府城六合境馬公廟門神修復完工,七日進行復位揭幕儀式,馬公廟門神也是「百廟門」計畫完成首例,包括市長黃偉哲等人都到場共襄盛舉,一起見證馬公廟再掀歷史新頁。

馬公廟主委陳瑞淇表示,此次修復讓潘麗水作品風華再現,六扇門都已退神,將放置於大殿兩側供民眾欣賞,因台南濕氣重,考量保存,將不設置壓克力板,改以設置防護線,和民眾保持距離。

黃偉哲表示,府城是台灣首善之府,府城的百廟百門,見證台南歷史文化,透過將相關文物修復,讓府城能繼續延續下一個璀璨四百年,讓在地文化資產永續傳承。

馬公廟六扇門神,由畫師潘麗水於一九七0年代繪製,除中門尉遲恭、秦叔寶,次間四扇門神,潘麗水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是其目前唯一現存二十四節氣神明作品。

負責修復的TSJ藝術修復團隊表示,百廟門計畫目前已有三間,除馬公廟外,中西區普濟殿門神近期也將完成修復,第三間則為嘉義關廂境廟,都為潘麗水作品,日後修復也將以潘麗水、陳壽彝作品為主。

馬公廟六扇門神為甫獲得台南文化獎的藝師潘岳雄的父親潘麗水之作,潘岳雄(左)特地與修復師蔡舜任合影。(記者林雪娟攝)
馬公廟六扇門神為甫獲得台南文化獎的藝師潘岳雄的父親潘麗水之作,潘岳雄(左)特地與修復師蔡舜任合影。(記者林雪娟攝)

修復團隊希望透過專業修復、精心還原,讓民眾日後踏入廟宇,除傳統的信仰,更能將廟宇視為美術館,學習欣賞藝文之美,透過修復,傳承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