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藝師王保原 傳承剪黏技法

中國時報【程炳璋╱台南報導】 台南市國寶級剪黏藝師王保原年近9旬,他5年來開班授課,將逐漸失傳的剪黏技法傳承給50名學生,最近獲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中的「保存傳承類」獎項殊榮,成為台南市獲獎第一人。 王保原師傳自台灣第一代剪黏大師何金龍,成為潮汕剪黏的直系傳人,19歲跟著父親王石發學寺廟彩繪,開啟他投入寺廟藝術的人生路。代表作品包括中西區的西羅殿、白河區福安宮及佳里區金唐殿。最拿手的是將玻璃剪成細小的「甲毛」、「摃槌」技法。 費時費工的剪黏技法後來被淋搪材料取代後,逐漸式微沒落,技術也慢慢失傳。 王保原已88歲,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在2012年起連續開設「王保原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教授剪黏技巧。前5期已教授50位學員,第6期工作坊將由2位優秀學員共同仿製他的作品「孫悟空大鬧天宮」。 王保原不藏私,公開教授逐漸失傳的剪黏技法,不僅獲台南市卓越市民獎,獲頒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該獎項分為「保存維護類」、「保存貢獻類」、「保存傳承類」及「特別貢獻類」4類,他因對文化資產保存的推動有傑出貢獻獲頒「保存傳承類」,成為台南市第一位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