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魚棲地檢出塑膠微粒 雪霸處研商是否長期監測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3日電)綠色和平調查台灣6種保育動物及8處棲地都受微塑膠污染,其中包括櫻花鉤吻鮭。對此,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將與專家學者研商是否將塑膠微粒研究列入國寶魚棲地長期監測。

綠色和平今天發表「難逃塑命: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台灣黑熊、台灣水鹿、黃喉貂、石虎、金門歐亞水獺、櫻花鉤吻鮭等6種保育動物及8處棲地都受微塑膠污染。其中,團隊發現,在七家灣溪流域及所採集到的水棲昆蟲,每隻體內含有2.77個塑膠微粒,以此推論,櫻花鉤吻鮭從棲地或食物鏈累積攝入微塑膠風險大幅提升。

針對這項推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透過新聞稿表示,由於大梨山地區農藥、垃圾、污水等污染問題存在已久,雪霸處自民國95年開始,將「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向歷史溪流的上游放流,也是為了避開污染源及分散風險,依目前各上游段的復育狀況,應尚能因應此環境問題。

雪霸處指出,台灣櫻花鉤吻鮭棲地環境在梨山開發後就受到各種污染、農藥肥料等危害,族群數量一度降至253尾,經復育28年,鮭魚數量增至1萬2000多尾,並在大甲溪上游等9條溪流生存及繁衍;復育工作包含棲地改善、人工繁殖及完全養殖,並對棲地進行重要因子如水質、水棲昆蟲、河道物理棲地、鮭魚族群等長期監測。

雪霸處說,綠色和平此次研究的採樣點是已進行長期生態監測區域,已累積20年左右環境背景值,各界如有任何相關鮭魚保育研究皆歡迎加入,至於近期受全球重視的塑膠微粒研究,是否列入國寶魚棲地常態長期監測,雪霸處將與相關專家學者研商。

此外,雪霸處也提到,為保護台灣櫻花鉤吻鮭棲地環境,100年4月起,武陵地區所有溪流已公告禁止進入,人為遊憩影響降至最低;另園區賣店無使用一次性餐具,降低使用塑膠用品。(編輯:方沛清)1110823